该新火箭炮系统于2011年9月25日在卡布斯京亚尔试验场首次公开亮相。试验结果令人印象深刻:"旋风"几乎在所有指标上全面超越其"前辈",包括射程、射击密集度、命中率和弹头威力等。
通用型底座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生产多管火箭炮世界领先,喀秋莎之后又生产了更优秀的"冰雹"、"龙卷风"(Smerch)和"飓风"(Uragan)系列,均为单口径火箭炮。例如,冰雹只能发射122毫米火箭弹,飓风口径为220毫米,龙卷风为300毫米。
旋风系统的结构允许在同一轴距的底盘上安装不同口径的发射管。此外,根据战场上的实际需要,同一辆发射车上能安装不同规格的火箭弹贮运发射箱,可联装122毫米、220毫米和300毫米的成对发射装置。也就是说,同一底盘可成为陆军使用的所有型号火箭弹的通用型基础。该系统的火箭弹也是新一代产品。自动制导导弹将首次用于多管火箭炮系统,使其能从很远的距离命中敌军目标。
未来还考虑在装在旋风底盘上的发射箱中配装战术导弹、巡航导弹以及无人机发射装置。军事专家认为,将旋风多管火箭炮与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结合使用,能完成如今要耗费大量导弹和炮兵力量及装备的战斗任务。也许到2015年,这种组合就将成为导弹部队和陆军炮兵部队的主要装备。军方已接收了几十套旋风系统,并且采购量还会扩大。
目前旋风火箭炮的最大射程为90公里,这在同类产品中是惊人的。作为对比,冰雹的炮弹只能打40公里远。与其前辈(冰雹、龙卷风)不同,旋风配备了卫星制导系统,命中率大大提高。旋风系统能够在其发射的第一枚火箭弹落地之前转移阵地。最后一枚火箭弹爆炸时,发射车可以转移到距离发射位置很远的地方。这一切使旋风火箭炮成为无与伦比的可怕武器。
差点儿被放弃
今天,俄罗斯的多管火箭炮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不亚于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但很少有人知道,即使有喀秋莎的荣耀,伟大卫国战争后苏联仍打算放弃这种武器。原因是喀秋莎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弹头的散布范围太大,这一问题似乎无法解决。
1957年,杰出的设计师亚历山大·加尼切夫(Aleksandr Ganichev)为复兴并捍卫多管火箭炮的概念付出了巨大努力。冰雹火箭炮于1963年服役。在1969年的达曼斯基岛(中国称"珍宝岛")冲突中,这种在当时仍属保密的火箭炮首次用于实战,效果甚至比1941年喀秋莎首次用于莫斯科保卫战更加惊人。冰雹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无可匹敌的最有效的火箭炮系统。
| www.tsrus.cn/33291 |
需浏览俄文原文稿件,请登陆《俄罗斯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