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俄哈边境成为重点管控区域。过去几个月那里出现长达数公里的车队。加强检查成为打击灰色进口的重要手段:俄罗斯海关署以过关后抽查的方式,对几乎所有可疑批次进行核查。专家指出,申报商品经常与实际货物不符,导致需修正税额并补缴差价。米舒斯京强调说,正确申报不仅关系预算增收,更能保护诚信经营者的权益。他说:“重要的是为所有市场参与者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要沿整个链条推进:从核查商品进口合法性、确定合理进口价格,到确保俄罗斯境内任何形式的所有资金操作的透明度。”俄罗斯政府正致力于在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协调海关规则与风险管理工具及其他监管机制。此举将为所有市场参与者构建更可预测、更公平的环境,并最大限度地压缩违规操作空间。米舒斯京说,现行“最低管控措施”为进口逃税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每年发现大量漏缴关税。因此,推行新申报机制成为政府平衡企业竞争环境战略的核心环节。
市场消息人士证实,当前措施实际上改变了海关申报的系统性方法:严格查验一方面导致货物通关缓慢,另一方面迫使企业规范申报。商品以某一品类进口,却以关税更低的另一品类销售,必须补缴关税差额。俄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说:“申报一类商品,却以其名义输入其他商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新方法旨在构建透明的供应体系,减少不诚信行为,提高市场财务纪律。此外,相关措施还将优化物流过程。俄哈边境及其他关键口岸正增设查验点,这有助于早期发现违规行为。实施新申报方法可提升贸易额数据可靠性,减少市场上的非法产品数量。
构建全程追溯体系与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密切相关。俄罗斯正实施生产追溯试点项目,如农业部针对乳制品生产项目。试点完成后,类似技术可适配海关署需求,实现供应链管控自动化,提升进口透明度。同时,俄政府正加强对数字平台销售进口商品的管控。例如,海关署要求电商平台商品详情必须标注原产地、海关申报单号及进出口商品编码等信息。今年已发现8000余件无证进口设备,企业和消费者对销售非法进口商品的投诉有所增加。专家强调,数字化和自动化措施有助于为合法进口营造透明市场环境,长远看可降低国家和诚实经营者管理成本。此外,提高透明度还可提升消费者对所购商品合法性的信心,并保护经营者免受不正当竞争。
当前工作还旨在增加关税收入。此前为避免国内市场短缺,俄政府放宽了对经过欧亚经济联盟国家进口商品的管控;现在,随着亚洲新供应商的加入,供应形势已稳定,加强管控、供应链透明化和有关措施的经济效益成为优先事项。包括加强海关监管、数字化及电商透明度在内的一揽子措施,旨在为所有市场参与者创造公平环境、增加预算收入、减少灰色进口。专家认为,长期实施此类措施可保障公平竞争,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鼓励合法经营。
俄罗斯海关署已接到加强对经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灰色”进口打击力度的指示。俄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在海关署会议上宣布,今年通过关税增加预算收入的工作,要求采用额外的行政与监管效率提升措施。管控重点是汽车、电子产品和工业设备进口,这些品类频发低报进口价格、逃避间接税(主要是增值税)等违规行为。据俄政府官员透露,将征收更高关税的进口量,年初同比下降6%-7%。此外,石油关税收入被从海关署管理的总收入扣除,使加强对经欧亚经济联盟国家进口商品的管控尤为迫切。上述措施将确保增加预算收入,弥补税收损失。
欧亚经济联盟统一关税区带来一定复杂性:穿越内部边境时不进行监管,为灰色进口带来可乘之机。西卢阿诺夫说:“海关署发现商品流向俄罗斯境内无实际经营活动企业的多条逃税渠道,此类进口规模持续扩大,导致增值税流失。”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 www.tsrus.cn/68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