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价格指数中心高级分析师沙加洛夫(Roman Shagalov)认为,集装箱运费下降与不同运输方式的竞争加剧直接相关。他说:“铁运和海运线路竞争激烈,为后疫情时代运费屡创新低创造了条件。”沙加洛夫强调,与发往波罗的海国家及芬兰的航线相比,俄罗斯市场仍保持溢价:发往圣彼得堡、科特卡或克莱佩达的运费是欧洲线路的两倍多,反映出俄罗斯特殊的物流条件和国内线路的较高风险。10月23日起,价格指数中心新推出专用集装箱指数,记录上海到莫斯科承运人所属40英尺集装箱即期运费。该指数考虑所有费用,包括海运费、铁路物流费、俄罗斯境内码头服务费、到收货人仓库的汽运费和集装箱使用费。即期运费约占所有集装箱进口量的85%,使该指数成为市场监测的关键工具。10月15日,该指数启动前达到5305美元。
价格指数中心指数基于四条主要路线计算:海路至符拉迪沃斯托克转铁路至莫斯科;经哈萨克斯坦、蒙古或后贝加尔斯克铁路直达运输;至圣彼得堡港深海航线及至新罗西斯克港深海航线,两者均随后使用汽运。目前,符拉迪沃斯托克线路和铁路直达线路份额分别为44%和43%,两条深海航线仅占10%和3%。线路权重每年调整一次,今年圣彼得堡线路受欢迎程度上升导致其权重增加。沙加洛夫认为,10月份运费上涨为局部现象,由独立因素导致。原因一是中哈边境海关管控加强,使集装箱铁路运费环比上涨约10%。原因二是远东大型承运人之一中国STF航运公司暂停三艘船舶运营。沙加洛夫说:“法人间的财务纠纷暂时推高运费,但与以往类似事件一样,其影响是短期的。”
10月,深海航线运费持续下跌,但受占主导地位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线路和铁运直达线路影响,整体集装箱指数上涨3%。分析人士预计,若不出现新的局部中断,这一趋势11月将延续。价格指数中心主任索科洛夫(Roman Sokolov)强调远东铁路运力的重要性。他说:“列车运行速度直接影响海运费。只要运输通畅,深海航线运费就会保持最低水平。”此外,俄罗斯央行高利率扩大了运输速度的重要性。多数进口业务使用贷款,因此客户愿多付些运费,确保集装箱及时送达。
俄罗斯方向运费仍保持溢价。作为对比,上海发往圣彼得堡的20英尺集装箱运费为3100美元,40英尺集装箱4323美元。发往波罗的海国家及芬兰港口运费则低得多:上海-科特卡1300美元和1750美元,上海-克莱佩达1150美元和1400美元,上海-里加1200美元和1550美元,上海-塔林1250美元和1550美元。
专家认为,当前形势为从事消费品业务的俄罗斯公司创造了有利条件。运输成本下降使其能调整零售价格,保持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市场依然脆弱:诸如STF航运公司停运等局部中断,会立即反映在运费上。专家认为,由于进口量下降和运输方式的竞争,运力过剩情况依然存在。这是运费下降的暂时条件,但运费走势仍易受局部事件影响。同时,受运距长、基础设施差、物流风险高等因素影响,俄罗斯集装箱运输市场仍保持溢价。专家预测,年底前运费将保持相对稳定,可能出现短期波动。价格指数中心指数将成为跟踪动态、预测运费并依据透明数据制定采购与物流战略决策的工具。索科洛夫认为,该指数的推出将增强承运人、进口商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保障市场稳定和可预测性。
分析人士认为,应特别关注季节性因素。通常新年前会出现运费上涨,但今年并未出现这一现象,原因包括进口量下降、仓库饱和、居民购买力下降。长期看,影响运费的关键因素包括铁路运力、不同运输方式的竞争和自中国进口量。专家警告说,尽管整体趋势稳定,但局部中断、海关管控变化、承运人暂停运营等情况可能导致运费大幅波动。价格指数中心推出的集装箱指数为监测市场透明度奠定了基础,使市场参与者能基于可靠数据评估当前运费、预测运费走势,并制定采购与物流决策。专家认为,该指数的推广将有助于营造更可预测的市场环境、降低风险,并巩固俄罗斯公司在国际物流领域的地位。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 www.tsrus.cn/68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