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最近做出决定,宣布1993年与美国签署的双边协议无效。与此同时,吉尔吉斯斯坦加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EEU)一事也最终落实。海关将在8月初关闭。
随后,吉尔吉斯斯坦领导人还公布了另一些优先的合作伙伴国,其中包括中国、伊朗和德国,但根本没有提到美国。这个信号意味着比什凯克终于理顺了地缘政治取向,选择了同邻国结伴。
围绕着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倾向所展开的“大棋局”,其本身就情节复杂。美国经历了数个阶段的退却。自2001年以来,美国给当地带来相当大的影响,这是由于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附近的玛纳斯国际机场建立了空中补给中心。这个基地曾为在阿富汗打击塔利班的西方军队提供弹药和物资补给。
然而,这个美国空军基地却备受当地官员的批评,他们中的一些人实际上指望通过勒索来获取更高额的租金。最终,该基地在去年被拆除了。
《透视俄罗斯》采访了莫斯科国立大学后苏联空间和独联体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亚历山大·卡拉瓦耶夫(Alexander Karavayev),请他就比什凯克决定中止由来已久的东西方等距离外交政策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在过去的25年间,吉尔吉斯斯坦的高层精英采取平衡外交周旋在全球政治中心之间,而并未最终决定加入哪一方。形势发展将吉尔吉斯斯坦置于抉择的重要关口,一面是正在积极扩张的中国,另一面是希望联合前苏联共和国组建经济联盟的俄罗斯。”
“美国自我定位为中亚地区社会现代化的赞助人,但这些国家实际上还是在两个强大邻国——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做出选择,或者是对这两个国家都表示欢迎。吉尔吉斯斯坦就选择了后者,这就没给作为第三方的美国留下任何空间。”
比什凯克向周边大国靠拢,也是出于对这一长期立场的经济政治战略利益的考虑。吉尔吉斯斯坦经济能够正常运行,很大程度是靠廉价中国电子设备和农业产品等商品的转售:四分之三的这些“中国制造”商品会被运往其他中亚国家和俄罗斯。
尽管当地仓库中堆满了用于再出口的中国电风扇和微波炉,但是吉尔吉斯斯坦的能源供热还是要依靠俄罗斯的石油。俄罗斯占到吉尔吉斯斯坦进口额的近34%。由此可见,俄罗斯和中国组成了一对独特的贸易伙伴,为比什凯克提供能源、商品和投资。
不过,俄罗斯和中国不得不为了利润和影响力在吉尔吉斯斯坦展开竞争。尤其是在加入欧亚经济联盟后,吉尔吉斯斯坦必须遵守特定的程序和标准,因此很难再通过转售中国的廉价产品来赚取额外利润。
与此同时,统治精英们对获得境内外势力支持的反对派感到不安。他们对民族敌对分子也有着担忧,只不过这种情况目前被掩盖了过去。当地新兴伊斯兰极端分子的威胁和潜在的外来伊斯兰激进团体(伊斯兰解放党、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都使得吉尔吉斯斯坦需要寻求合作和联盟。
出于这些理由,而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考量,莫斯科和北京在比什凯克领导层看来是该地区和平稳定的最佳担保人。
| www.tsrus.cn/43395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