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阿塞拜疆加巴拉区的“达里亚尔”(Daryal)型雷达站于1985年投入使用。它能对方圆6000公里范围内、来自地面和空中的导弹进行监测。其无线电波可覆盖整个中东地区,包括叙利亚、以色列、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波斯湾地区、阿富汗,甚至印度部分地区及其海域。1991年苏联解体后,雷达站归阿塞拜疆所有。但由于阿塞拜疆不具备使用该雷达站的能力,遂同意将其租借给俄罗斯军方使用,租金为每年700万美元加物业费。
前苏联的反导弹攻击预警系统共有十多个类似于卡巴拉这样的雷达站。1991年后,俄罗斯境内只剩下四个,其余都在国外。除位于白俄罗斯的雷达站由亚历山大·卢卡申科留给了俄罗斯外,其余的全部归新的主权国家所有。这些雷达站的命运也各不相同:位于拉脱维亚的两个被当地政府炸毁,位于乌克兰的两个被交给该国航天署使用,该机构逐渐退出了俄罗斯的战备执勤系统;而哈萨克斯坦则同意俄方租用巴尔喀什雷达站。
随着时间的推移,莫斯科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必须在本国领土上建造类似的雷达站,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在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中,首批反导预警系统的“沃罗涅日-M”或“沃罗涅日-DM”(米级或分米级)型高操作性雷达陆续出现在了列宁格勒郊区的列赫图西、阿尔马维尔郊区、加里宁格勒郊区的皮奥涅尔斯克,以及伊尔库茨克附近的西伯利亚乌索利耶。俄罗斯还计划在其它地区建设此类雷达站,以逐步替代过时的老式雷达站。
为什么莫斯科和巴库在两国关系显然友好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就加巴拉雷达站的续租问题达成一致呢?俄罗斯国防部有关人士对记者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阿方在续租条件协商过程中的非建设性立场”。俄军方将领认为,“毫无理由地将租金提高数十倍(从700万美元到3亿美元),并且租期过短(三年),令人难以理解”。并且“按对方提出的租借价格几乎可在俄罗斯境内建造两个类似的新站。”
从阿塞拜疆方面看,阿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埃利曼·阿卜杜拉耶夫(El'man Abudullaev)从未提及该国想得到的具体租金数额,总是强调说,这笔费用应用于补偿雷达站辐射给加巴拉区造成的环境损失和该地区无法用于旅游开发所造成的损失。有意思的是,当年拉脱维亚政府在关闭斯克隆达雷达站时,强调的也是相同的理由。但苏联雷达站被炸毁后,却在原地建起了针对俄罗斯的美国雷达站,有关环保损失的话题则再也无人提及。
{***}
俄罗斯国防部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租金多少并非唯一原因。即使俄罗斯能接受阿方要价,新协议的有效期也应是15~20年。这样才有可能对雷达站进行投资改造,以满足对日益增长的、来自中东和印度洋地区导弹威胁的监测。但阿方却提议签署三年期协议,然后再重新进行续约谈判。那时,巴库将把运进阿塞拜疆的所有用于“达里亚尔”改造的俄罗斯设备和仪器视为本国财产(由于雷达站归阿方所有,所以设备自然也要归其所有)。
俄罗斯军方当然不想找这样的麻烦。加巴拉雷达站虽然是俄罗斯反导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非关键部分。俄罗斯已拥有新的、用途上同加巴拉的“达里亚尔”相似的雷达站,即位于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阿尔马维尔市的“沃罗涅日-DM”型高操作性雷达站。该站的监测半径也是6000公里,范围同样含盖中近东和印度洋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其运行成本低得多。那么,为什么俄罗斯国防部对阿塞拜疆的“达里亚尔”如此感兴趣呢?
原因是,俄军方希望将“达里亚尔”和“沃罗涅日”整合为一个系统,那样其效率可以增加一倍。此外,当阿尔马维尔雷达站进行维护时,其监测范围内的任务可由加巴拉雷达站执行;而当加巴拉进行维护时,阿尔马维尔可以弥补其“空缺”。显然,以后这是不可能的了。
其实,这对俄罗斯来说算不上什么大麻烦。“沃罗涅日-DM”很容易改造。不久前曾就此问题和记者交谈过的几位专家明确表示,弥补阿塞拜疆“达里亚尔”的损失对俄方根本不是问题。并且改造费用要比巴库提出的年租金少很多,不是一两倍,而是三四倍。专家还否定了我们的另一种猜测 —— 巴库逼退莫斯科,目的是将加巴拉雷达站交给美国人,用以监测伊朗的导弹试验。专家们解释说:“当俄罗斯从加巴拉撤走最后一名军人时,会立即销毁雷达站的控制软件。没有俄罗斯的独家技术和控制软件,达里亚尔就是一堆废铁,昂贵却毫无军事用途的废铁。”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乌克兰。基辅先是在穆卡切沃和塞瓦斯托波尔雷达站续租问题上与俄方长时间讨价还价,然后又建议北约使用这些雷达站。最终基辅和布鲁塞尔都一无所获。
想必阿塞拜疆的政治家们在拒绝莫斯科的时候,有他们自己的想法。至于到底是什么想法,我们不想去猜。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无论如何他们不会因放下加巴拉的拦路杆而获得额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