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大图。制图:Alexey Yorsh
G20峰会是有世界主要大型经济体领导参加的年度会议。其产生源自2008年秋天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带来的恐慌。美国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银行倒闭以及出现广泛的金融领域崩溃后,各国政府紧急采取各种挽救措施平息恐慌,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并为制定行动计划争取时间。
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Fyodor Lukyanov) |
于2008年11月召开的有各国政府代表参加的紧急会晤颇有裨益。当时,很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元首聚集在一起为缓和市场动荡态势出谋划策。各方均认同一个道理,即“人多力量大”。
随后的首脑会晤在平静的国际背景下召开,经济形势如预期开始慢慢缓和。很明显,尽管这种模式有其优势,但依然无法成为管理全球事务的“魔杖”。然而,制定出世界形势难题的解决方案超出了目前各国政治家们的能力上限。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全球化进程引发对概念体系极其严重的挑战,政治和经济概念以一种不可预知的方式改变着自身运动轨迹,并相互交织。
这并不意味着举行“G20”峰会已经毫无意义,但已谈不上能够进一步减少风险。已经获得通过但在现实中可以推行的机制并未形成,如今只能寄希望于各成员国的自我觉悟以及诚意。
每个国家都在随时为申请担任该集团轮值主席国做准备,并根据当年的重大事件提出相关议题。俄罗斯也不例外。目前官方已经确定如下重点讨论话题,即加强金融市场稳定性、减少公共债务、刺激经济增长以及降低失业率等。所有问题都非常迫切和尖锐,因此讨论也会相当激烈。
然而,以往的峰会经验表明,如果爆发严重危机,那么经过最精心准备的详细议程总会无法付诸实施。因此,无论是法国还是墨西哥峰会都不得不讨论同一个议题,即希腊债务危机以及欧元区所采取的挽救措施。不排除希腊这一永久性话题再次被提上圣彼得堡峰会议程的可能性,虽然目前看来各方将讨论该问题仅视为必然但无聊的程序。
有句俗语很适用于目前的二十国集团,即“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的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换句话说,有话语权的只有3个国家,最多是4个国家。也就是美国、中国、欧盟(准确地说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可能还有受益于自身经济发展规模的日本。
诚然,很多奉行不同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国家共同参加讨论会增加其合法性,但是这一点在现实中很难保证。例如:最初成立八国集团的意图是为了打造完全属于西方的俱乐部,事实证明,它确实如此。
顺便说一下,俄罗斯意在将此次峰会打造为“金砖国家峰会”,这一点将体现在圣彼得堡峰会的各项活动中。尽管金砖国家尚未成为全球问题决策中心,但其存在已经引起西方国家的持续关注。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领导人的组织能力和野心。萨科齐领导下的法国所作出的巨大的努力证明,它不仅可以为峰会提供平台,而是能够真正领导世界进程。然而,完全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在俄罗斯担任亚太经合组织轮值主席国的一年间(不仅主持召开峰会,而且举办了贯穿全年的系列会晤和活动),各方指出,俄罗斯各部位官员组织活动表现成熟,成功促使各方达成共识。如果换成中国,这将非常困难,例如,各方会不断阻止各项决议出台。作为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组织各种会晤的才能是不可缺少的。
来源:俄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