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载货车厂商向政府施压 中国不达标车辆或将召回

2012年10月17日
【 字号:
俄罗斯载货车生产企业再接再厉,继续与国外竞争对手作斗争。继国家推出向进口车征收报废税的举措后,合法进口车的增长速度应该有所减缓。进而他们把矛头直指“灰色”进口渠道。这里所指的是针对作为单一交通工具的载货车,要求强化其认证措施。此类车辆的市场份额将近10%,以中国产品为主。俄罗斯生产商坚称那些证明车辆符合“欧IV”标准的文件都是一纸空文。强化规则不仅能缩减进口,而且还能成为召回汽车的依据。
图片来源:塔斯社
图片来源:塔斯社

扫一扫

汽车市场的消息人士们向《生意人报》记者透露,针对进口载货车发动机是否符合“欧IV”环保标准的情况,近期可能会强化认证规则。对一辆中国载货车进行检测的结果成为了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执行检测的是联邦单一制国有企业“汽车和汽车发动机科学研究所”。其中,在“陕汽”牌自卸车的鉴定报告中,提到该车的一系列参数不符合俄罗斯《轮式交通工具的安全性》所规定的技术规范要求。此外,报告还强调,可以“得出汽车不符合‘欧IV’环保标准的结论”。

《生意人报》来自汽车生产商的消息确信,汽车和汽车发动机研究所的这一结论会导致对其他车辆的检测。消息人士对《生意人报》解释说,之所以进行这次检测,是因为俄罗斯汽车制造商协会向国家部门提出,要求强化进口载货车认证体系,其中涉及到的部门有工贸部、海关总署、内务部和其他相应机关。例如,在给联邦技术管理局的信函中,汽车协会要求“对从中国和韩国进口的车辆进行国家监督”并且“立即停止”“违法质评的认证机关”的活动。在信中写道,尽管从亚洲进口的载货车都获得了符合“欧IV”标准的证书,但广告把它们宣传成“像‘欧II’标准一样的车辆。”汽车协会要求:“其证书应被取剔,而车辆应被认定不符合相应技术要求,同时禁止使用。”

来自卡玛斯车辆厂的人士对《生意人报》记者说,这里指的是作为单一交通工具进口的载货车。“流程是这样的,新出厂的载货车在中国需几天进行备案,之后再作为二手车出口到俄罗斯。这样就钻了法律的空子,车辆过境时不需要细致的海关检查,同时任何一个有资质的公司或其分公司都可以开出质量合格证。”他们还肯定地表示,正规经销商进口新车时,认证的标准“相当严格”,因此“对此类车辆没有疑问”。

在汽车协会的信函中称,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从中国和韩国共进口了14600辆十四吨以上的载货车,其中40~80%是作为“单一交通工具获得认证的。信中强调,“实际上进来的是大规模生产的新车”。根据卡玛斯的资料,今年上半年利用这种方式共向俄罗斯出口了4100辆中国和韩国产载货车,其中大部分是通过“灰色”渠道。卡玛斯上半年共销售了23100辆载货车,其他厂商销售了11800万辆。根据汽车协会的估计,算上旧车销售,作为整车从亚洲进口的载货车约占10%的市场份额。

汽车协会执行经理伊戈尔·科罗夫金(Igor' Korovkin)向《生意人报》证实,“协会正在同主要进口自亚洲的假冒车辆进行积极斗争”并“坚决要求强化汽车认证单位的资质认定规则,并强化针对具体环保级别的车辆的技术规范。”据专家们估计,2011年“走私进口给俄罗斯国内制造商造成的损失约有300亿卢布。”嘎斯汽车集团副总裁叶莲娜·马特维耶娃(Elena Matveeva)表示,公司将坚决支持汽车协会的行动。俄罗斯工贸部长阿列克谢·拉赫曼诺夫(Aleksey Rakhmanov)对《生意人报》说,工贸部正在同不法企业进行“积极斗争”。

《生意人报》来自汽车市场消息人士表明,是否全部召回近两年来进口的证书不合法车辆?连这个问题目前也在讨论中。根据他们的资料,这些车辆可能约有两万辆。拉赫曼诺夫向《生意人报》证实,工贸部“将最大限度地加大力度同不正当认证行为斗争,直至召回车辆”。但VTB资本公司的弗拉基米尔·别斯帕洛夫(Vladimir Bespalov)指出,组织大规模的汽车召回将是很复杂的事。他认为强化认证要求是“相当有效的市场保护方案”,这样“中国载货车的进口数量将成倍减少”。

来源:《生意人报》

作者:叶戈尔·波波夫(Egor Popov)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