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俄罗斯,高校与用人单位间正在开展多种多样的合作,因此考生在考大学时就要关注,这所大学会为哪些企业培养人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股份公司(Gazprombank)项目分析师塔季扬娜·索罗金娜(Tat'yana Sorokina)在校期间就被公司看中,当时还是国立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大学生的塔季扬娜获得了公司设立的奖学金,随后有机会去那里实习,2009年毕业时便顺其自然开始在俄天然气工业银行就职。如今,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想在毕业之后到俄天然气工业银行工作的过程更为简单。2011年,俄天然气工业银行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国际能源政策和外交研究所成立了“经济与银行业务”教研基地,学院的教师、受邀专家和银行高管都被邀请参与该项目。
1961年,成立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麦当劳公司“汉堡包大学”是世界是上历史最悠久的企业大学。然而,在苏联时期一些隶属于大型企业的所谓“高等技术学院”也堪称企业大学的经典案例。那时,一些企业还亲自参与高校的教学过程,提供实习机会,还会派遣企业的员工前去教授一些专业化课程。只是后来随着苏联的解体,这种企业与高校在定向培养人才方面的合作也戛然而止。
成立基地定向培养 企业高校联手打造有用人才
很少有企业能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建立自己的教研基地,那么企业是如何进入高校的?据普华永道(PwC)高校事务专家尼基塔·拉科夫(Nikita Rakov)介绍,首先企业会通过派遣顾问和审计师授课的形式与高校合作,几年之后逐渐成立自己的教研基地,最后将所有的教研基地合并。值得注意的是,同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普华永道、安永(Ernst & Young)和毕马威(KPMG)会在同一所高校设立教研基地,不仅如此,三家事务所的专家教授的也是同一批学生,只是在课程设置上为避免重复而有所不同。
由于正在制定公私合作项目,以及需要相关专业人才,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在联邦政府下属的财经大学成立了“公私合作”教研基地。据该银行国有企业银行业务保障部门负责人谢尔盖·诺斯科夫(Sergey Noskov)介绍,银行专家专门制定了“俄罗斯联邦境内公私合作的形成与发展”课程,教研基地的教学内容也以此为基础。
企业为培训掏腰包 投入产出比可观
无论是投资成立教研基地或企业大学,还是高薪聘请专家为学生授课,相关企业都要承担一定的费用。
Yandex公司“数据分析教育”项目负责人阿尔乔姆•巴本科(Artem Babenko)表示:“虽然,我们并没有规定接受培训的学生必须到Yandex就职,但大部分学生最后还是成为我们的员工,另一部分找到自己感兴趣工作的学生在也不同地方为促进俄罗斯互联网发展做着贡献。教研基地的主要支出是用来支付教授工资,我们认为项目收回成本完全没有问题(Yandex在高等经济学校和莫斯科物理技术研究所均设有自己的教研基地)”。
对大型企业来说,教研基地项目的资金投入是微不足道的。例如,2010年卢克石油公司在高校培训方面投入资金为9000余万卢布。同时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对在高校兼职的员工不再额外支付酬劳,他们对校方提供的薪金已相当满意。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俄罗斯合伙人亚历山大·伊夫列夫(Alexandr Ivlev)认为,即使学生在毕业后没有到提供培训的企业去工作,日后也有可能会成为该企业的客户。因此总的说来,在对自己教研基地培养的人才可能为竞争对手所用的问题上,各家企业始终持平和心态。、
企业与高校一体化进程加快高校优胜劣汰
显然,拥有未来就业实践基地逐渐成为高校重要的竞争优势。沃罗涅日州校长理事会主席、沃罗涅日市国立大学校长德米特里·耶达文斯基(Dmitriy Endovitskiy)指出,那些无法吸引用人单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高校将逐渐被淘汰。德米特里·耶达文斯基表示,商界与高校教育一体化程度是影响评价一所高校的基本标准之一,那些没有与商界展开合作的高校应逐步并入规模更大的院校。他最后强调:“西方高校50%的预算来自企业和个人赞助,我们也在走这条路。目前,油脂产品市场的龙头企业‘Efko’公司已在沃罗涅日市国立大学成立自己的教研基地。可以说,我们国家自己的‘汉堡包大学’也指日可待了”。
改编自《生意人报》旗下《资本》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