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世界人口的增长导致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大,而另一方面全球粮食生产正在面临不断萎缩的局面。扩大城市规模、滥用化肥和农药,这一切导致耕地总面积逐渐减少,世界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指出,全球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在逐年增强,因此,这使得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粮食成本规划变得更加困难。印度国家农业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Indian National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Policy Research)主任拉梅什·昌德(Ramesh Chand)认为,为了满足世界粮食需求,在未来的20年内粮食总产量每年增幅至少要达到3%。然而到目前为止,实际情况远非如此。1997年至2007年间,世界粮食产量年增幅勉强为2%,因此,在此基础上再提高50%绝非易事。
最近,《经济学人智库》(EIU)以“高增长市场中的农业”为研究课题,对来自巴西、印度、中国和俄罗斯的专家进行了系列专访。研究报告中指出,上述四国已成为全球农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它们在农业领域取得的以下成功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非洲等国),甚至发达国家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新兴经济体在农业领域取得了系列积极成果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经济学人智库》专家指出,发展中国家若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增长,还必须着手解决以下根本问题。
2010年夏天遭遇毁灭性火灾之后到如今,俄罗斯粮食产业已得到全面恢复,再次成为全球粮食市场的净出口国。然而,俄罗斯也同时面临来自巴西、美国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严峻挑战。因此,俄罗斯应该摆脱对政府的依赖,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农业经济,才能保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摘自slon.ru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