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合作模式各不同 能否实现平等发展各方关注

2012年3月14日
【 字号:
中国和美国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两个具有竞争关系的大国,各自周围都建立起各种非正式集团。因此,应该如何在APEC这一矛盾框架内协调中美两国的关系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是否能够扭转客观的不平等,并拉近各成员国之间的距离?还是恰恰相反,它将进一步加剧各国经济上的不平等和加大差距?这也成为各国各方都在思考的重点。
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和新加坡总统纳丹。摄影:Reuters - Vostock-Photo
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和新加坡总统纳丹。摄影:Reuters - Vostock-Photo

扫一扫

 

用资源换发展 东南亚国家希望依靠中国实现经济腾飞


APEC体系充满矛盾,即便是其成员国或外部观察员都无法对其充分理解。大部分人对其制度化和一体化的潜力持怀疑态度。观察家称亚太经合组织为大国的战略游戏或者只是为了实现寻求额外经济、政治利益的目的。众所周知,利益不会凭空产生。一些国家获得额外的利益就意味着另外一些可能是弱小且未受保护的国家会失去利益。很遗憾,俄罗斯属于后者。

APEC峰会的一切决议都是在相互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的,这对于弱小不受保护的国家非常重要。然而,也有专家认为,21国共同协商达成一致,这在理论上可行,现实中很难做到。相反,这还有可能阻碍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甚至可能成为其未来的掘墓人。

中国在与各个国家发展双边关系时,始终奉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章程和规则。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加强经贸领域对外开放程度,打造投资环境,提供良好服务,同时减少生硬的行政管理方式,以及避免将问题政治化。在此框架内,很多中小国家都与中国结成特定的关系体系,然而目前看来中国的全面支配地位尚无从谈起。专家将这种关系体系划分为几种模式,其中之一便是资源商品模式,既是APEC成员国也是东盟成员国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属于这种模式。

一些东南亚小国希望依靠正式表明立场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它们希望得到中国的援助,因此对中国在峰会上的各种提议都给予支持。专家认为,一些小国和中等发达国家并不反对中国在地区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崛起,除了继续依赖这一地区国家的原料供应以外,还会为这些国家带来包括加大投资、提供就业、活跃贸易等积极的影响。因此,当地政府宁愿牺牲生态环境也要加强这种联系。据报道,目前湄公河及其附近地区的河谷环境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俄罗斯东南亚问题研究专家德米特里•莫夏科夫(Dmitriy Mosyakov)认为中国在该地区的政策为极度扩张性政策,但同时也承认,中国为该地区实施了系列重要项目,如铺设石油、天然气运输管道,架设铁路(老挝-缅甸),以及为安达曼海港口项目和大陆架气田项目投资。投资活动进一步增加了这些国家对中国的依赖,当地政府也并未对此表示反对。因此可以冒昧得推测,这些国家在积极争取中国的同情和好感,希望获得高达几十亿美元的额外援助或是利润丰厚的合同。只有媒体和学者才会关注这些国家是否会沦为中国的原料输出国问题,而当地政治家则漠不关心。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中亚某些国家同中国的关系中。

中国对待东亚国家态度各不同 既有援助又有借鉴


东亚还有其他小国,可以不依赖于其他国家而独立发展,如,文莱、苏丹等国,因其国家小、人口稀少,因此依靠出口石油天然气的收入就可以完全实现自给自足,不需要来中国或其他国家的项目和投资。

城市国家新加坡也不例外。早在1960年,伟大的政治家李光耀就制定出使新加坡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为第一世界发达国家的宏伟蓝图,并在其30年的任期之内成功实现了这一飞跃。“新加坡经济奇迹”实现于中国成功实行改革开放之前。目前,一半以上的世界大型金融交易在新家坡交易所进行,全球三分之一大吨位船只在其港口进出,国际企业以在那里设立公司代表处为荣。

新加坡也早已成为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进行金融投资活动的窗口。在中国实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采用了许多新加坡等国家实践“儒家资本主义”的成功经验。中国的伟大改革家邓小平也以李光耀为师。同时,中国与韩国等其他亚洲新兴工业国家也建立起类似关系(以成为“技术之窗”为条件)。如果用新加坡经验来分析“小矮人与巨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显而易见,这并非像某些专家认为“大怪兽吞食小白兔”那样简单。有时角色会发生互换,小白兔反过来“牵制住”大怪兽。

在APEC框架下,中国对待各小国家态度也有所区别。有时会积极且强硬,这体现在中国同东亚地区国家关系中,而有时又细心谨慎,特别是对待新兴工业国家关系中。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逐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创新型模式转变。

两极化成APEC峰会重要问题 争夺亚太经济支配权将愈演愈烈


目前,“两极化”成为亚太经合组织峰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美日和中国正在成为两个非正式中心,并对亚太经合组织产生影响。谁也不知道,未来该组织会向哪一级发展,但所有观察家都相信,对亚太地区经济支配权的争夺将愈演愈烈。

现在,中国正在利用自身庞大的资源,力图建立起经贸区和联盟体系(这项工作已经开始),运用大量的金融、商业手段束缚该组织的发展空间,这一切将使得亚太经合组织在一定阶段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然而,正在试图重返亚太的美国也希望在这一地区建立去对自己有利的、美国式的共同市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共同参加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目前,第一步已经迈出。2011年11月,在美国檀香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问题,而主办方却刻意“忘记”邀请中方加入该协议。此次峰会中,美国与九个经济体共同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澳大利亚,文莱,马来西亚,新西兰,秘鲁,新加坡,越南和美国),日本也计划加入该协定。据预测,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框架内贸易额将达到6500亿美元,而在这一新的一体化联盟中美国和日本占据主导地位。专家估计,美日两国将占有该协议框架下生产总值的90%以上。考虑到美日两国在军事政治领域的沆瀣一气,中国对该计划十分抵触。

根据美国的构想,未来该协议将替代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此期间,该协议应既能推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也能夺回中方的主导权,而中方则提倡积极推动在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框架内,以及在双边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自由贸易区。

美国对建立在协商一致原则上的APEC峰会早已心存不满,因此其很有可能会减少出席峰会次数,甚至彻底退出。事态似乎正朝这个方向发展,然而暂时不会在今天,也不会在即将举行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峰会中变成现实,而在未来的5-7年内则极有可能成真。

本文首次发布于“俄罗斯之声”网站  

作者:谢尔盖·卢贾宁(Sergey Luzyanin),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东方学系教授、历史学博士。

文章中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编辑部立场。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