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期,有两个词很常用,即“白菜”和 “巨款”。钱与白菜的相似之处很明显:一叠钞票看上去很像是一颗多层叶子相连的白菜。说道“巨款”一词,根据语言学家分析,其源自希伯来语,原意为“熬煮”。在俄语俚语中、中介交易所得被称为“浮油”,即做饭时食物表面形成的油脂。曾有一个古老的笑话,讲的是一个生意人将花1卢布买到的鸡蛋又以1卢布的价格卖掉。被问道这样有什么好处时,他回答道:“浮油啊!”
然而,无论是“白菜”还是“巨款”,最终都被“老太婆”一词所取代。其用法有何渊源,现在已很难说清。其中一种说法是,早在18世纪时人们曾用“老太婆”称呼印有叶卡捷琳娜二世头像的钞票,但自那之后,在没有女性头像出现在纸币上。
随着“老太婆”在日常应用中战胜所有竞争对手成为最常见的说法后,其新形式——“钱婆”也应运而生(其词尾“-lo”带有总结概括的含义,具象的“老太婆”转变为抽象的某种事物)。20世纪90年代后期,俄罗斯社会曾出现过一种略带有讽刺和玩世不恭意味的说法,即“钱婆终会战胜邪恶”。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公民获准可拥有外币(在此之前,持有外汇被视为刑事罪行),社会中也迅速出现新的相关词汇。俄语俚语中关于“美元”有多种说法,尤以票面颜色称其为“绿票子”的说法最为流行。其次,直接引用英语俚语中的说法“钱”(即bucks),或被称为“巴库卢布”——从字面理解为来自巴库的卢布,因英俄语两个单词的前三个字母相同。
之后,俄语中出现了表示外汇的正式缩写词FCC(俄语为СКВ),即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那时,卢布尚无法进行自由兑换,因此人们也常将其称为“木币”,用以对比沙皇俄国时期足值的“金币”和“银币”。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通货膨胀情况严重,很多商店不再以快速贬值的卢布作为标价单位,而改用美元。然而,由于美元在俄罗斯境内并非法定货币,因此价格标签上往往写有“标准单位”字样,旁边则注明与美元兑换汇率相符的实际价格。由于“标准单位”两单词首字母与“被打死的浣熊”两单词首字母相同,因此常常被人戏解为后者。那时,百万卢布对民众来说已不再天文数字,于是曾与20年代通胀时期对“百万”一词流行用法“柠檬”再次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此外,还有一些表示钱的单词来自英语,如“price(价钱,俄语写法为прайс)”和“cash(现金кэш)”。“Price”是上世纪70年代俄罗斯嬉皮士对钱的称呼,而“cash”一词今天已成为股票术语,但听上去有些妆模作样,因为很多专业人士更常用俄语中的“现金”一词。相应地,非现金的钱则被简称为“非现”。当然,永久保持不变的外来词当属已被俄语化“money(钱)”一词(俄语为мани)。这一词汇在俄罗斯的流行应归功于上世纪70年代 ABBA、Pink Floyd和丽莎·明妮莉(Liza Minnelli,在1972年电影《卡巴莱歌舞厅》中)演唱的那些歌曲。| www.tsrus.cn/29155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