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商店的地板上堆积的都是无人问津的“滞销品”。真正抢手的商品到货时,人们会不惜排上几小时的队“抢购”。这种情况下会用到动词“供应”或“抛售”来描述,比如:“面包店‘供应’咖啡!”或者“百货商店在‘抛售’牛仔裤!”等。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笑话:一名妇女看见排起了长队,便来到队伍后面问:“谁是最后一个?”,接着又问“在‘供应’什么呢?”这则笑话描绘的景象与现实生活相差无几。苏联时期人们即使不专门去买东西也会随时在口袋里装着网兜。早在30年代,源自著名讽刺喜剧演员阿尔卡季·莱金(Arkadi Raikin)之口,网兜便有了一个别称“运气兜”。这一新词出自一个古老的俄语单词“侥幸”,不妨翻译成“万一突然碰上呢?”。同时,存在排队这一事实也说明“供应”的无疑是需要的东西,所以如果有“供应”那么就一定要买。
1950——1980年苏联与中国的工业设计曾经是什么样? |
排队并不一定要寸步不离地站在队伍中:排队完全可以“占位”。当一个人问“谁是最后一个?”并得到答复后便可以跟对方说,“我排在您后面”,然后就完全可以走开一段时间,并保留在队伍中占有一个位置的权利。排在队伍最后的那个人则会提醒下一个前来排队的人,比如,“我后面还排了一个穿黄衣服的妇女”并在她回来时证实其的确在排队,哪怕是在刚好排到她的时候她才出现也一样。
不够满足所有人需要的商品称为“短缺品”。70-80年代,工资始终在涨,人们手里的钱越来越多,或多或少值得买的东西都被抢购一空。相应地,“短缺品”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商业职工利用这一点,“走后门”销售紧俏商品从中非法牟利。消费者也主动结识售货员,为的是在柜台之外能买到些什么。描述这样的行为则会用到另一个动词“搞到”,意味着得到某种公开销售以外的东西。为了能“搞到”什么,通常支付的已不仅仅是金钱,而是某种其它与提供“短缺品”形成关系的东西。曾经有一句流行俗语被用来描述这种关系网:“你为我,我为你。”总之,所有人都会关注短缺商品。尽管如此,商店仍须将部分商品投放出来供顾客自由购买。一有消息说商店里来了一批“短缺货”(比如,还是牛仔裤),要在早晨开始卖,头一天晚上就会排起长队来。为了不必整夜守在那里排队,于是“名单”便应运而生了。每个想买东西的人都可以“登记”排队并得到一个个人号码。人们经常会把号码写在手上,以免忘记。
在今天这个商品丰富的时代,为“短缺品”登记“名单”的经典苏联式排队已不再合时宜,但仍会有些残存迹象遗留下来。比如在地方医院,候诊病人经常因排队而起冲突:是该根据“名单”上的排号顺序,还是应按(“真人”)先来后到的顺序就诊?此外,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领事处门前的排队顺序至今是按排号来定的。上午8 点开门的领事处大门前5点就开始有办签证的俄罗斯人聚集。谁来了都会在挂在门上的“名单”上写上自己的姓名“排队”。8点以后来的基本就没机会排上“队”了,因为领事处中午12点关门,到8点的时候“队伍”里经常已有40来个人了。
究竟该以何种方式提出有关排队的问题,对此一直存在争议:“谁是最后一个?”还是“谁在最边上?”。苏联时期,规范的说法只有前一种,后一种被认为是粗俗、没文化的谈吐。今天,支持后一种说法的人发起了攻势,他们强调“最后一个”的说法带有轻蔑的色彩,这样与人交谈是对对方的羞辱。而另一种论据则认为,比如飞行员,出于迷信从来不说“最后一次航班” (为了航班不致成为“真正最后的”一班)。可尽管如此,今天更常听到的却依然是“谁是最后一个?我排在您后面”。| www.tsrus.cn/28907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