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莫斯科之外最俄罗斯大动画机构在沃罗涅日。2022年前,这家工作室名为Wizart Animation,成立于2007年,脱胎于一家电脑游戏制作公司。当时一群非常年轻的“怪物史莱克”之类动画的爱好者,决定从零开始制作3D动画和长片,他们有的当时还不满17岁。考虑到此类作品的成本,选择该细分领域或许有些奇怪,但当时俄罗斯完全没有竞争。“沃罗涅日”工作室导演、编剧和总制作人扎梅斯洛夫(Aleksey Zamyslov)回忆说:“大概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冰雪女王》才受到关注。登陆院线前,业内没有人跟我们交流过。想进入动画行业,需要运气和努力。到这个系列的第二部,就有知名制片人季穆尔·别克马姆别托夫帮助我们制作了。”
沃罗涅日动画工作室制造的《冰雪女王3》成为中国票房最高的俄罗斯影片 / Press Photo
幸运之神向沃罗涅日工作室露出来笑脸,他们的作品登上90个国家的大银幕,被翻译成30种语言。《冰雪女王3》成为中国票房最高的俄罗斯影片,《神秘魔法部》则是首部登陆奈飞的俄罗斯动画片,并登顶该平台热度榜。但扎梅斯洛夫说,目前国际发行业务困难重重。“沃罗涅日”工作室总经理尼古拉耶夫(Vladimir Nikolaev)说:“我们想将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软实力’发展,就需要国家支持。加拿大曾为动画行业提供税收优惠和直接投资。一旦减少支持,专业人才就开始外流。”
罗斯托夫Childgood Animation工作室将赌注压在“益智类动画”和“综合开发模式”上。他们启动电影项目时就开始规划如何充分利用其剧情和角色了。该工作室总制片人伊万诺夫(Nikolay Ivanov)说:“去年我们与‘马舒克’知识中心合作完成一款锻炼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桌面游戏,计划向学校推广。”面向小学生群体的动画系列片《神经元》还开发了一款网络应用,内含迷你节目与小游戏,可帮助孩子提升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沃罗涅日动画工作室的《神秘魔法部》则是首部登陆奈飞的俄罗斯动画片 / Press Photo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动画制作还运用了人工智能。伊万诺夫说:“我们曾接到一个政府订单,为罗斯托夫州‘善行之年’活动设计一只刺猬吉祥物。手动绘制不同姿势的刺猬非常耗时。借助神经网络技术,我们生成了80种刺猬方案。”2024年,罗斯托夫这家公司制作了43分钟的动画(俄罗斯及独联体行业龙头“联盟动画电影厂”产量为1200分钟)。
乌拉尔地区商业动画是从原创动画发展起来的。苏联时期,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电影制片厂曾采用多种技术制作动画片,制作技术保留至今。“光明故事”工作室总制片人弗托雷赫(Ivan Vtorykh)说:“乌拉尔动画学派国际上相当知名。但俄罗斯(甚至在叶卡捷琳堡本地),普通观众对其知之甚少。其实我们这里不仅有活跃的小工作室,还有乌拉尔建筑大学图形与动画系。那里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教学,学生可能会花两年时间,倾注全部心血制作一部10分钟短片,然后却不知如何处理。但这样的好处是作品独具匠心。许多毕业生如今在法国、日本和中国工作。他们因有工业动画所缺乏的新颖视角受到欢迎。还有部分年轻人留在家乡,我们的公司便由此诞生。”
罗斯托夫Childgood Animation工作室的动画系列片《神经元》 / Press Photo
弗托雷赫说:“我们没有成为市场巨头的野心,只希望在细分领域创作有趣的内容。我们的导演朋友马克西姆·库利科夫曾在联盟动画电影厂制作系列片,出于情怀,我们与他合作推出短片《尊敬的乘客们》。联盟动画电影厂也参与投资,虽然这个项目显然无法回本,因为根本没有投资回收机制。”除电影创作,该工作室团队成员还在动画系任教。他们的毕业生中已有30-40人供职于大工作室。
俄罗斯动画协会执行董事马斯图索娃(Irina Mastusova)说:“电影产业的各项扶持计划中,动画曾占扶持资金的15%,去年则降至7%。我们必须发展竞争,让俄罗斯涌现出更多动画工作室和动画内容,这样才能提升作品质量。2019年,我国动画市场规模超200亿卢布(其中国产影片占一半),但随着大国际工作室退出,市场规模已缩水至100亿卢布。同时,一条完整的儿童产品产业链正围绕动画片形成,算上动画主题公园、‘普罗斯托克瓦希诺’牌酸奶及大耳猴玩具等衍生品,整个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卢布。”
来源: 《俄罗斯报》
| www.tsrus.cn/68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