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普林诞辰155周年:生平、创作与不朽篇章

2025年9月16日
【 字号:
【《透视俄罗斯》消息 】今年9月迎来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库普林诞辰155周年。这位作家的名字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俄罗斯经典散文紧密相连。他的作品至今仍鲜活地贴近读者:其中既有普通人的命运、对生命意义的探寻、生动的大自然画面,又有构成俄罗斯文学精髓的深刻人文精神。库普林拥有罕见的天赋,善于捕捉细节、洞察人物性格,并且不加修饰却充满尊重地将其呈现。
Alexander Kuprin
来源:Press Photo
http://tsrus.cn/684035

扫一扫

从青年到文学之路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库普林(Aleksandr Ivanovich Kuprin)1870年9月7日生于奔萨省小城纳罗夫恰特。他幼年丧父,在一个贫困却尊重知识与文化的家庭中长大。他在莫斯科孤儿院度过了童年,之后进入军事学校。这位未来的作家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寻找自我:军事生涯的纪律性和浪漫吸引着他,但严格的规定让他感到压抑。先后在军校中学和军事学院学习,塑造了库普林早期的命运。这些岁月为他日后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军队生活连同其纪律与秩序,成为他创作的核心主题之一。在校期间,库普林开始尝试写短篇小说,但真正步入文学界是退伍之后。1894年,他辞去军职,全身心投入写作。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库普林 / 别尔哥罗德州艺术博物馆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库普林 / 别尔哥罗德州艺术博物馆

十九世纪90年代末,库普林的作品开始大量发表。他早期的短篇小说聚焦士兵生活与军营环境,已能感受到其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怀。1894年,中篇小说《在黑暗中》发表,其中可见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的影响,同时也显露出库普林的个人风格。二十世纪初,库普林迎来了真正的文学声誉。从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到对社会矛盾的精准心理刻画,他开始探索广泛的主题。 

《决斗》与军旅题材

 / Press Photo / Press Photo

小说《决斗》(1905年)成为库普林命运的转折点。这部作品引起巨大反响和激烈争论。作者在书中用诚实而大胆的笔触展现了俄罗斯的军队生活,包括其种种问题、残酷性、阶级偏见和军官的精神空虚。对许多读者而言,《决斗》不啻为一声惊雷——库普林打破了关于光鲜军官阶层的浪漫神话。但与此同时,他并未否认军旅生涯的崇高,展现了封闭军队世界中个体命运的复杂多面。《决斗》使库普林名声大噪,奠定了他敢于触碰艰难话题诚实作家的声誉。在文学界,他被拿来与列夫·托尔斯泰和安东·契诃夫对比,结合心理刻画与社会批判的罕见能力备受赞誉。

爱情故事与普通人的命运

《决斗》之后,库普林创作了一系列稳稳跻身俄罗斯文学黄金宝库的作品。在《阿列霞》(1898年)、《石榴石手镯》(1911年)、《亚玛街》(1915年)等作品中,作家探索了人类情感的深度、激情的力量,以及幸福难觅的悲剧。中篇小说《阿列霞》聚焦城市文化与民间自然的碰撞,讲述了一名军官与女巫少女的悲剧爱情。库普林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远离社会、保持自然纯净与智慧的神秘少女形象。这部作品因语言的诗意与独特氛围深受读者喜爱。

短篇小说《石榴石手镯》成为崇高无私爱情的象征。一名不起眼的公务员爱上有夫之妇,体现了上流社会无法企及的情感深度。这篇短小的故事成为二十世纪俄罗斯最感人至深的散文作品之一。在长篇小说《亚玛街》中,库普林同样大胆揭露生活的阴暗面,故事围绕妓院中的女性命运展开。作者既不为其辩护也不加以谴责,而是力图展现冰冷统计数字背后的个体命运悲剧。《亚玛街》成为当时最勇敢的作品之一。小说引发激烈的争议与批评,但同时吸引了人们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关注。 

人与自然

库普林的文学遗产中,关于大自然和动物的作品占据特殊地位。《白色贵宾犬》《巴博斯与茹尔卡》《绿宝石》等短篇小说至今仍广受喜爱,并被纳入俄罗斯中学教材。作者在其中不仅展现了动物世界的美好,更是传递了人类从与动物关系中汲取的道德启示。库普林热爱大自然,擅长以极具画面感的笔触进行描绘。在他的笔下,大自然始终是鲜活的,与人类情感共鸣,成为个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革命与流亡

1917年的革命动荡成为作家命运的又一个转折点。库普林不接受革命,1919年流亡国外。他先后旅居芬兰和法国,在法国待了近二十年。流亡岁月对异常艰难:远离祖国、经济困窘、创作力逐渐衰退。他虽坚持写作,但新作未能重现早期的成功。即便在流亡中,库普林也从未断绝与俄罗斯的联系。他一直渴望回国,终于在1937年,重病缠身的库普林回到苏联。他定居列宁格勒,不久后去世。他被安葬在沃尔科夫卡公墓文学家角,与伊万·屠格涅夫、米哈伊尔·萨尔特科夫-谢德林及其他俄罗斯文学巨匠为邻。 

遗产与意义

现代研究者指出,库普林的创作对理解二十世纪初的过渡时代尤为重要。他仿佛是十九世纪经典现实主义与二十世纪新文学探索之间的桥梁。今天,亚历山大·库普林被视为成功融合现实主义与深刻抒情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依然被阅读和再版,从《石榴石手镯》到《亚玛街》的多部影视改编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库普林善于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读者感同身受并陷入深思。对当代读者而言,库普林的魅力还在于他关注“小人物”,他们的命运构成宏大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是其散文的人文精神内核,使其作品始终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 www.tsrus.cn/684035| 

作者:爱丽娅·洛桑(Eleonora Lossan)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