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帝国落幕后,旧秩序以变体的形式继续存在,但最近的一个十年局势完全超出了其范畴。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情,虽无人敢预测其结果,但毋庸置疑是个历史性进程。
过去几周举行了一连串有关中东局势的会晤,如阿斯塔纳三方土耳其-伊朗-俄罗斯索契会议,华沙大规模中东会议,激烈争吵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以及在莫斯科举行的瓦尔代俱乐部中东论坛年会。这还不算一连串的有关外交活动。
上述活动的跨度反映了各方目标和利益的巨大差异。可以说,华沙会议的目标路人皆知,即建立反伊朗国际同盟。众所周知,特朗普政府极不重视外交政策,但毫无疑问,正如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在慕尼黑所言,其对伊朗问题却耿耿于怀。代表美国出席华沙会议和慕尼黑会议的副总统彭斯在会上的发言咄咄逼人。他指责欧洲盟友实际上破坏了制裁(这些盟友不久前宣布成立绕过制裁的金融机制),指责伊朗坏事做尽,包括准备实施新的反犹大屠杀。如果在辩论中抛出类似观点,那么原则上是不给自己留退路的,否则实在令人难堪。不过,现代政治就是这样,可以口不择言,然后若无其事。
华盛顿的努力有多成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伊朗的积极活动引起了以色列和波斯湾逊尼派君主国家的极大惶恐。在美国,虽然特朗普的对手几乎在任何事情上都批评他,但其反伊政策得到相当一部分政治权势集团的支持。欧洲正为意见分歧而苦恼,有些国家不赞同华盛顿的伊朗政策,其他国家则无所谓,因为他们总之会支持美国的任何倡议。华沙会议目前的结果,是志趣相投的以色列和东道国波兰之间爆发的丑闻。内塔尼亚胡参观华沙犹太人聚居区纪念馆时,提到波兰人在反犹大屠杀中的不良作用,激起主办方的强烈不满,后者甚至取消了本国总理对耶路撒冷的访问。所以说,就算趣味相投,绊绊磕磕也是少不了的。
不过,引人注目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华沙会议和索契会议同时举行。索契会议上,像每一次三方会晤一样,绊脚石着实不少。坦率地说,在相互矛盾和客观利益分歧如此多的情况下,莫斯科、安卡拉和德黑兰竟能连续两年试图寻找共同语言,或者至少避免直接冲突,的确令人叹为观止。况且他们还不得不解决日益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常规解决方案。
但不管怎样,三国领导人在黑海岸边举行了会晤,他们确实对叙利亚事务有着决定性影响,并且在寻找调解局势的途径。在波兰首都聚会的国家,则主要是想为自己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而非关心叙利亚的未来,后者则将关系到整个中东地区的未来。而且大部分与会国家影响力极低,或者为零。少数国家拥有影响力杠杆,但不太明白如何运用,因为就在不久前,华沙会议参与会各方还曾期待着叙利亚局势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中东是个不断发生意外事件的超级大杂烩,那里的相互关系和观念从未变化过。在世界的这个角落里,构建力量与利益新平衡的任务越来越复杂,况且其背景是正在深刻变革的世界秩序。
| www.tsrus.cn/664985 |
需浏览俄文原文稿件,请登陆《俄罗斯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