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研究人员确定了位于叶卡捷琳堡一带(距莫斯科1600公里)、在叶卡捷琳堡-列夫达-第一乌拉尔斯克几座城市的近郊的欧亚分界线上争议最大的一段的确切位置。乌拉尔自然科学爱好者协会会长根纳季·波罗佐夫(Gennadiy Porozov)就此问题对《透视俄罗斯》记者进行了阐述。乌拉尔自然科学爱好者协会与俄罗斯地理协会共同进行了此次考察。考察队使用为此次考察专门购买的GPS设备在当地进行了十多万次测量,结果确定的真正的分界线与叶卡捷琳堡地方政府公布的官方版本(见地图)有所出入。
此次考察以世界公认的“塔季谢夫分界原则”为基础进行测量,该原则提出欧亚边界是沿着乌拉尔河流丘索瓦亚河和伊塞特河延伸的。这一理论是叶卡捷琳堡市的奠基人之一、俄罗斯历史学家、著名地理学家及国务活动家瓦西里·塔季谢夫(Vasily Tatishchev)于18世纪上半叶提出的。
“一步跨越欧亚”
现代旅游手册均将叶卡捷琳堡宣传为一个地处两大洲交界的大城市和多元文化之都。叶卡捷琳堡的主要景点之一就是代表欧亚分界线的界碑,建于2004年,位于叶卡捷琳堡森林公园区的新莫斯科大道17公里处。许多游客认为这里能一步从欧洲跨入亚洲。这座尖形金属塔状界碑底座铺设的大理石来自欧洲最远处的罗卡角和亚洲最远处的杰日尼奥夫角。这里既能买到纪念品,也能骑马或坐坐狗拉爬犁,还能野餐。乌拉尔的铁匠为游客铸造了许多印有叶卡捷琳堡标志的纪念币并授予其欧亚之间“非法越境者”证书。这里每年3月都要举行53公里长的“欧亚”滑雪马拉松,起点在欧洲(第一乌拉尔斯克市),终点则在亚洲(叶卡捷琳堡市)。
无数次的测量
然而,地方志专家提出,这个地方并非真正的洲际分界线,其标记是假定的。根纳季·波罗佐夫介绍说:“只有在乌拉尔山脉之上才能两只脚同时站在两个大洲。界碑所处的17公里处的确是“分水岭”,但不在丘索瓦亚河和伊塞特河之间,而在同属于亚洲的伊塞特河的两条支流之间。真正的分界线要复杂得多,是以正弦曲线的形式沿丘索瓦亚河右岸穿行并向西延伸大约10公里。”
俄罗斯地理协会会员叶甫根尼·阿尔久赫(Evgeniy Artyukh)对《透视俄罗斯》记者介绍说:“我们并不主张将旅游景点转移,只是想确定真正的地理边界在哪里。”研究人员计划未来做一个三维地形模型,将其放到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并配备提升装置,这样就可以直观地向观众展示真正的边界了。
乌拉尔自然科学爱好者协会和俄罗斯地理协会的地方志专家通过将地形图、地籍图、水文地质图和高度图(见地图)四种专业地图相互叠加的方式设计出一张总图,提出不是通过一条线,而是通过一条带来标示两大洲的边界。例如,可以将伊塞特河视为欧洲的边界,将丘索瓦亚河视为亚洲的边界,而两条河之间的区域,除小溪小河外,都可以被视为欧亚洲际分界地带(见地图)。
是否真有边界
欧亚两大洲的官方分界线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一直都在变动。自古以来研究人员基本上都是随意划定边界的:有时沿顿河、有时在西伯利亚、有时又在远东……地理学家对分界线位置这一问题至今仍没有统一的确切答案。一般认为欧亚分界线主要途径俄罗斯,绵延5524公里,其中约有2000公里沿乌拉尔山脉穿行,其横穿的主要城市包括奥伦堡、奥尔斯克、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兹拉托乌斯特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另外还沿第一乌拉尔斯克、叶卡捷琳堡、列夫达和杰格佳尔斯克等城市周边蜿蜒而过。
人们早在16世纪就曾将乌拉尔山脉视为两大洲的分界线。第一座界碑于1846年为纪念俄罗斯皇储、未来的亚历山大二世沙皇到访边界线而在别列佐娃娅山树立。这个位于乌拉尔山脉西坡朝东山口处的点在1829年被德国学者、著名地理学家洪堡(Humboldt)和矿物学家古斯塔夫·罗斯(Gustav Rose)指定为自然边界。许多乌拉尔当地居民认为关于欧亚边界的辩论没有任何特别的意义,理由是沿乌拉尔山脉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的,乌拉尔文明也一直属于独特的俄罗斯文明,而非欧亚文化的“结合”。从这个角度来讲,将土地分为欧亚两个部分在其看来毫无意义。
由于未获得总部允许,乌拉尔自然科学爱好者协会与俄罗斯地理学会的最新研究成果没有标注在地图上。
根纳季•波罗佐夫(Gennady Porozov):我们研究的精度实际上是10米,而整个地区在小地图上的精度会是10公里,也就是说差距达到3个次方。我们研究的所有亮点——无论是现在被认为边界的地方,看上去都像是真实存在的。这还仅仅是一小部分边界,长度约30公里。在未来,我们希望可以扩大研究范围,包括存在异议的地方。
| www.tsrus.cn/38257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