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4年11月04日
但从实际意义上来说,这确实是宇航员最后一次前往“和平”号空间站。扎列京和卡列里的这次飞行,结束了多模块轨道综合体“和平”号多年载人运行的历史。
4月6日,宇航员手动将飞船与无人居住的空间站对接,并开始对其进行解封,紧急恢复一些设备的工作性能。这些设备将决定“和平”号未来的命运。在70天的飞行时间里,两位宇航员在空间站进行了必要检修,排除了核心舱生活区的漏气问题,并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其中包括出仓行动。此外,第28次飞行任务成员还对两艘“进步”号货运飞船进行了维护,并完成了数次轨道机动,维持空间站的安全高度。2000年6月16日,扎列京和卡列里成功完成延长和平号轨道站运行寿命的任务,返回地球。当时预计,“和平”号将在秋季前以自主飞行模式继续留在轨道上。专家们当时说,运营空间站的“能源”火箭航天集团正寻找资金,确保下次飞往轨道的任务。然而,扎列京和卡列里这次飞行却成了到空间站的最后一次飞行。
“和平”号的首批乘组包括列昂尼德·基济姆和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两人,他们1986年3月15日抵达空间站。两位宇航员在空间站工作了约两个月,然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一个轨道飞行器到另一个轨道飞行器的飞行。当年5月5日,他们搭乘“联盟-Т-15”号飞船离开“和平”号,次日抵达1985年11月21日起以自动模式运行的“礼炮-7(Salyut-7)”空间站。在该空间站完成预定工作后,他们又进行了一次轨道转移飞行,并于6月29日返回“和平”号。值得一提的是,基济姆和索洛维约夫“外出”期间,“和平”号以自动模式与当时新一代“联盟ТМ-1”号飞船对接。苏联工程师以此测试了飞船的性能。
“和平”号是个独特的太空家园,曾有12个国家的104名宇航员在其中生活和工作,29名俄罗斯宇航员和6名外国宇航员进行过太空行走。
2001年3月23日,1986年2月20日发射升空的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站于2001年3月23日沉没于南太平洋斐济群岛附近海域。 / 塔斯社
40年前的1985年1月2日,苏联政府做出建设“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的决议。该项目早在1976年就开始研发。1979年开始积极建设工作,但1984年陷入停滞,因为当时苏联航天工业全部力量都投入到建造“暴风雪(Buran)”号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工作中。1986年2月20日,“和平”号的第一个模块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之后的建设工作持续了10年之久,共约280家企业和20个部委参与项目工作。“和平”号成为第一个按模块化原则建设的空间站,即将执行特定功能的舱段连接到核心舱上。这一原则也被应用在国际空间站上。“和平”号的第一个“组件”是用于天体物理观测的“量子”号科学舱。截至1996年,空间站又增加了五个模块,分别是“量子2”号、“晶体”号、“光谱”号和“自然”号科学舱及用于对接美国航天飞机的对接舱。
“和平”号空间站创下了许多纪录。它本身就是一项纪录的保持者——最初和平号的计划使用寿命只有5年,之后它将被“和平-2”号取代,然而它的寿命延长到了15年。“和平”号整个运行期间,共向地球传输了约1.7太字节科学信息,将共约4.7吨装有实验结果的货物送回地面,拍摄了地球表面1.25亿平方公里的面积。根据俄罗斯和国际合作计划,“和平”号上共进行了2.3万多次科学实验和研究,其中许多是世界唯一的实验。“和平”号还有一些“人类”纪录:宇航员瓦列里·波利亚科夫在太空连续停留437天17小时59分钟(1994-1995年)。着陆后他甚至自己从返回舱走到了救援人员的帐篷。美国人香农·卢西德创下188天4小时1分钟的女性太空飞行时长纪录(1996年)。多年的飞行过程中,“和平”号积累了超过11吨珍贵的科学设备,共240多件,由25个国家制造。据专家估计,这些科学设备处于正常可用状态时价值8000万-9000万美元。
毫无疑问,俄罗斯许多设计师和工程师都反对让空间站坠毁。但就像任何机体一样,它也逐渐老化,这一事实不容忽视。在15年的时间里,“和平”号上发生约1500起故障。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7年6月25日,“进步”号货运飞船与其对接时发生碰撞。当时空间站上工作的宇航员包括队长瓦西里·齐布利耶夫、飞行工程师亚历山大·拉祖特金和美国人迈克尔·福勒。队长回到地面后回忆说:“计算机既没给出正确距离,也没给出正确速度。‘进步’号在屏幕上看起来还很远。突然,正看向窗外的萨沙大喊:‘它朝我们冲过来了!’货运飞船像个球一样,对着‘光谱’号舱的外壳撞了七下,击穿了外壳,还损坏了四个太阳能电池板中的一个……”
“和平”号的历史2001年3月23日画上句号。结束该空间站的飞行,也成为一次独特的科学实验。人类首次实现了让如此大的物体安全可控地脱离地球轨道,并坠入太平洋预定海域。《俄罗斯报》记者当天到了科罗廖夫市的飞行控制中心。以尤里·科普捷夫为首的所有俄罗斯航天领域精英都在那里。美国宇航局(NASA)及欧洲和其他国家航天机构的代表也在场,此外还有两百多名带着摄像机、录音机和笔记本的俄罗斯及外国记者。空间站坠毁的时刻似乎将所有人凝聚在了一起,成为俄罗斯航天事业过去与未来的分界点。重达25吨的“和平”号化成近1500块碎片坠入海中。其动能大到足以击穿两米厚的混凝土墙。如今,这些残骸静静地躺在5500米深的海底。
需浏览俄文原文稿件,请登陆《俄罗斯报》网站
| www.tsrus.cn/68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