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法纳西·尼基京十五世纪初(具体年份不详)生于特维尔的一个农民家庭。关于这位俄罗斯旅行家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无人确切了解更多情况,主要因为其生平是从旅行时开始记录的。
尼基金不十分富有,但算是位成功商人。也许正是扩大贸易并更加富有的想法,才使他于1468年踏上了远征之路(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尼基金是这一年开始东行之旅的)。在此之前,阿法纳西·尼基京已去过其他国家,如拜占庭、摩尔达维亚、立陶宛,从那里带回外国货物。
由几条船组成的商船队从特维尔出发,沿伏尔加河下行。出于安全考虑,尼基京原本计划在下诺夫哥罗德加入罗斯使者瓦西里·帕平(Vasily Papin)的队伍,但后者已向南方出发,商船队没有赶上他们。于是尼基京和其他商人等了两周,加入从莫斯科回国的希尔凡国鞑靼使者哈桑-别克(Hasan-bek)的队伍继续上路。
商人们贩卖的货物主要是毛皮,为此船队在阿斯特拉罕附近遭到了土匪抢劫。商人们不得不做出选择:要么继续前进,要么回家但负债累累(所有货物都是赊账买来的)。决定继续前进的就有阿法纳西·尼基京。
尼基京决定前往南方,于是到了杰尔宾特,从那里再到波斯,从波斯到繁华的霍尔木兹港。这个港口当时是小亚细亚、印度、中国和埃及之间的商路交汇点,罗斯人通过珍珠贸易知道了它。
尼基京在霍尔木兹听说良种马在印度卖价昂贵。他用剩下的最后一点钱在波斯买了一匹公马,希望卖个好价钱,或者至少解决部分财务困境。印度当时已经被画到了地图上,但对欧洲人来说,这个东方国度仍是terra incognita(未知之地)。
《三海行记》(1958年)影片的镜头。图片来源:kinopoisk.ru
1471年,阿法纳西·尼基京沿印度洋航行,到达印度的焦尔港,即今孟买南方不远处。尼基京在印度共住了三年,没赚到多少钱,得出罗斯与印度间商业机会极少的结论。有意思的是,对欧洲和印度之间的商贸关系,达伽马的葡萄牙航海远征队得出了同样结论。后者于1498年抵达印度,也是在西海岸登陆,只是航路绕行非洲。
在印度生活期间,尼基京用日记记录下了当地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制度。让他尤为惊奇的是,印度人在户外赤身裸体,但几乎每个人都戴着金手镯。印度稠密的人口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还对稀奇古怪的动物感到惊奇,例如他在那里第一次见到猴子。尼基京在日记中说:“在印度国家这里,人们都光着身子,不戴帽子,袒胸露乳,头发编成一条辫子,妇女都挺着大肚子,每年生一个孩子,他们的孩子都很多。男人和女人都光着身子,皮肤黝黑。不管我走到哪儿,后面总跟着许多人,白人让他们感到新奇。”
1474年,尼基京踏上经波斯和土耳其的归途。在土耳其城市特拉布宗,当地人认为这位俄罗斯航海家是间谍,把他抓了起来,没收了船上的所有物品,但没有拿走手稿。逃脱监禁的尼基京经黑海抵达费奥多西亚,在那里度过冬天,然后于1475年春继续上路。他计划沿第聂伯河返回特维尔,但因途中患病,在距斯摩棱斯克不远处去世,那里被认为是这位俄罗斯旅行家的葬身之地。尼基京的具体死因不明,但研究者认为,在气候条件不同的多个国家长期旅行使其身体虚弱不堪。
在于特维尔市的阿法纳西·尼基京纪念像。图片来源:Maks Alpert / 俄新社
尼基京的旅行对历史巨大价值在于其在整个旅行中撰写的日记。尼基金以文学形式呈现了自己的札记,并命名为《三海行记》。从该书看,这位俄罗斯旅行家对波斯和印度人民的生活、日常及活动进行了认真研究,观察当地的国家体制、社会治理和宗教(描写了圣城帕尔瓦特对佛陀的崇拜),记录了金刚石矿、贸易、武器,绘制了大城市位置地图和气象观测地图。后来这些资料对该地区地图的绘制帮助巨大。其笔记体现了作者宽广的视野,对所到国家人民和习俗的友好尊重。此外,旅行期间,尼基京还学习了外国语言,其日记中有阿拉伯语、波斯语和突厥语词汇。
尼基京去世后,其手稿被同行商人带到莫斯科,交给伊凡三世大公的谋臣,并于1480年收入编年史汇编。十九世纪初,尼古拉·卡拉姆津(Nikolay Karamzin)在谢尔吉圣三一大修道院的文献中发现了尼基京的游记。1818年卡拉姆津在《俄罗斯国家史》第6卷附注中刊登了游记片段,《三海行记》全书则由俄罗斯历史学家帕维尔·斯特罗耶夫(Pavel Stroev)于1821年刊出。
| www.tsrus.cn/665617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