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莫斯科及其他地区现状与前景

2025年11月21日
【 字号:
【《透视俄罗斯》消息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政府正积极建设“事件监测(PROSobytie)”视频分析系统,该系统借助神经网络识别并预防城市道路的各类事件。
Interactive exhibition "Journey through Russia" at the National Center "Russia".
来源:Vladimir Astapkovich/俄新社
http://tsrus.cn/684699

扫一扫

该项目2023年启动,是俄首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计划的一部分,已展现出很高成效。现在,从违规停车到路面异物,该系统每天可记录约8万起事件。 

实际应用

据城市相关部门介绍,莫斯科市政府计划投入约2.2亿卢布拓展“事件监测”系统功能。这笔资金将用于开发一个新模块,协调控制中心与道路巡逻车的工作,主要目的是缩短事件响应时间,确保各交通安全部门协同工作。人工智能不仅使系统能识别紧急情况,还能预测可能引发连环交通事故的潜在风险。过去类似事故往往导致数公里长交通拥堵和延误,给司机和行人带来安全隐患。如今,神经网络自动算法可即时捕捉事故信息,调动相关部门前往现场。统计数据证实了实际效果:莫斯科大环路及主要干道伤亡人数逐年下降。

10月3日,莫斯科市道路交通组织中心(CODD)宣布“事件监测”系统升级招标。承包方需开发数十种事件验证算法,包括违规停车、路面垃圾和异物、行人进入禁行区等各类场景识别。合同总金额2.21亿卢布,执行期522天。“事件监测”系统正分阶段推进。2022年与“特种道路工程”公司签订首个合同,在莫斯科大环路及其他主要干道安装1400个摄像头。系统运行第一年,神经网络技术就让大环路致命交通事故下降30%。随后,“建设投资项目”公司加入项目,开发自动采集和处理摄像头数据的事件管理模块。目前,1500个摄像头在莫斯科大环路、莫斯科快速直径公路及城市隧道监测13类事件,构建分析和决策数据库。道路交通组织中心目前管理3800余套违规自动抓拍设备和5700多个监控摄像头,包括项目第一阶段安装的设备。

今年前9个月统计数据显示出积极趋势:与2021年同期相比,莫斯科大环路交通事故减少11%,伤亡人数减少18%。人工智能和道路巡逻车自动通知功能,加快了事故车辆清理和道路恢复速度,提升了莫斯科道路安全水平和市政服务效率。 

效果与前景

专家与市场参与者者高度评价应用智能监控系统的意义。“全俄人民阵线”社会运动“汽车驾驶者权益保护”工作组负责人什库马托夫(Petr Shkumaotv)说:"可能引发二次事故的情况明显减少。现在,如果莫斯科大环路发生车辆故障,交警或道路巡逻队会在10-20分钟内抵达,过去可能要拥堵数小时。”除提升响应效率外,该系统还能对交通事故、违章及行人做出详细统计,为分析事故多发路段并制定预防措施提供支持。例如,重复违章信息会同步至交警部门,用于安排执法人员工作并部署新摄像头。

道路交通组织中心强调说,随着摄像头和道路设施逐年增加,拓展“事件监测”系统功能势在必行。近期计划包括部署一个联动模块,协调所有事件响应部门行动,缩短信息处理时间,改善道路巡逻队、控制中心与交警部门的互动。这类技术在莫斯科的应用,为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数字化奠定了基础。专家认为,类似系统应推广至莫斯科其他主要干道(包括三环路)及交通流量大的其他地区。神经网络技术在城市物流与安全领域的应用,有助于降低事故率、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市民生活质量。该项目的发展展示了现代技术能帮助人们保障交通安全,为有效管理交通系统创造条件。“事件监测”系统成为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融入大都市日常生活、构建新的安全与控制标准的范例。 

数字化平台

10月23日在秋明举行的第十八届“信息技术-2025”论坛暨展览会,展示了政务工作人工智能应用新阶段。论坛核心议题是人工智能在提升政府效能与民生质量方面的实际应用。关键项目之一是“统一可信数据交换与分析平台”,该平台在“数据经济”国家项目下的“人工智能”联邦项目框架内开发。该平台将作为国家与企业的统一数据库,训练联邦级人工智能服务系统,然后将其提供给各联邦主体。第一阶段计划推出数据集自动标注系统、借助无人机和卫星监测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分析服务、多场景图像及视频分析平台及暂定名为“AI办公室”的公务员智能服务系统。后者旨在优化日常文档处理、解译会议音视频、生成会议纪要及在海量数据中检索信息。

俄罗斯数字发展部说:“这些服务的用户,是有权访问国家数据管理系统的政府机构。”该部预计相关解决方案将在2026年分阶段投入使用。“AI办公室”试点测试正与俄罗斯电信公司合作在9个地区进行,随后该服务将在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上对所有公务员开放。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 www.tsrus.cn/684699| 

叶卡捷琳娜·普里亚欣娜(Ekaterina Pryakhina)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