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俄罗斯碳市场:增长潜力》报告提出三种发展场景:惯性场景、外向型场景和国内市场导向场景。对俄罗斯来说,以国内需求为导向的场景最有利,能在推动低碳技术发展的同时,保障关键经济部门稳定。
2022年俄罗斯启动国家碳单位登记册以来,俄罗斯企业可以登记气候项目、发行碳单位并进行交易。截至目前,登记册中共有68个气候项目,发行潜力超过9100万个碳单位,其中3430万个已进入流通,超过15.4万个碳单位被用于抵消碳足迹、执行配额或服务第三方需求。分析人士指出,碳单位发行量呈稳步增长态势,但市场存在结构性失衡,当前供给远超需求。这是过渡期的典型特征,此时基础设施和供给已形成,刺激需求机制及碳单位与企业战略整合仍在构建阶段。
惯性场景主张维持当前宽松政策,不主动向低碳技术转型。这可能削弱企业参与碳市场的动力,导致减排速度放缓。外向型场景聚焦俄国内市场与国际体系整合,尤其是与金砖国家对接。该场景计划分阶段实施配额制,2029年前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专家预测,到2031年俄碳单位需求将达2560万个。然而,不采取行业差异化政策,企业成本上升可能阻碍国家向低碳模式优化转型。
国内需求导向场景,被认为是最平衡且具前景的方案。它计划构建“自愿+强制”的混合型碳排放交易体系,将强制性监管与现行自愿碳单位交易相结合。具体计划包括在能源、黑色及有色金属等战略重要行业广泛推行配额制,并逐步扩展至其他行业,推动技术升级和向低碳经济转型。预计到2035年,碳单位需求将达7460万个。行业差异化政策可避免给企业带来过重负担,同时激励企业采用创新方案,降低对战略重要产业过度压力的风险。Kept公司合伙人、“气候、能效和水资源”方向负责人卢金(Vladimir Lukin)强调说,通过监管工具“精细调控”,可同时刺激市场并保持主要行业经济潜力。该方案特别注重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机会,与合作伙伴交流经验,加速引进高效实践和脱碳技术。
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俄2035年前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让俄国内碳单位交易举措显得尤为迫切。专家认为,实施碳单位需求刺激体系,能帮助国家在不损害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实现气候目标。与单纯外向型场景相比,国内需求战略可确保更可预测的监管环境,降低企业风险,为绿色技术可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市场发展关键是逐步推行配额制,并结合各行业特点与战略重要性进行监管。这有助于在避免企业负担过重的同时,激励其采用能效解决方案,减少碳足迹。Kept专家认为,差异化配额分配与碳单位发行量监管,将为市场长期增长和稳定运行奠定基础,并平衡环保目标与国家经济利益。因此,俄罗斯碳市场正基于综合战略形成,自愿碳单位交易与逐步实施强制性监管相结合,将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国内需求导向场景兼顾环保与经济目标,激励创新,在不给企业造成过度压力的情况下支持战略行业。
俄罗斯明确了落实气候政策的新阶段:今年8月6日发布的总统令,要求政府到203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1990年水平的65%-67%。相比之下,此前2020年设定的目标是2030年降至70%。专家认为,收紧目标很大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因为2023年实际排放水平已约为63%。新目标首要意义在于明确防止排放量增长,并为企业和国家设定长期导向。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马克西姆·科列斯尼科夫认为,这一导向将为俄更新国家计划提供基础,相关计划将提交给2025年11月巴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该部强调说,成功完成任务的前提,应是本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企业无歧视获得技术和设备,用于减少排放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吸收能力。
专家指出,作为2015年《巴黎协定》缔约方,俄罗斯有权自主设定减排目标,并每五年修订一次。俄经济发展部强调说,当前调整是国家逐步、均衡降低碳足迹政策的合理延续,不会损害工业潜力。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 www.tsrus.cn/68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