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4年11月04日
2025-2026年,俄罗斯至少将有6个科学机构获得政府强大支持。为此必须满足一个重要条件:吸引不低于拨款30%的预算外资金。这一做法不仅能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还能保证研发成果不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实际应用到生产和经济中。俄罗斯副总理切尔内申科的办公室说:“评比获胜单位将从事强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及该领域基础性研究。”被选中的团队将重点关注“强人工智能要素”和“基础与生成模型”等领域。这一过程将由建立与支持AI成果战略署(SAPFIR)监督实施,该署1月在斯科尔科沃基金会基础上成立。
俄政府对发展AI的重视显而易见,政府对此寄予厚望。根据俄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到2030年,人工智能对俄罗斯GDP的贡献将达到惊人的11.2万亿卢布。今天,从医学(生成模型帮助开发药物)到工业(智能系统优化生产流程),许多领域都在积极利用AI。这是俄第三次评选科研中心,前两次评选均已取得切实成果。2021年,斯科尔科沃科技学院、因诺波利斯大学、圣光机大学、“高等经济学校”大学、莫斯科物理技术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伊万尼科夫系统编程研究所获得奖金。2023年名单增加了国家布洛欣肿瘤中心、萨马拉大学、新西伯利亚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下诺夫哥罗德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这些单位工作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在主要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65篇,在大型AI国际会议上作报告206次,开发15个软件框架,并与储蓄银行、Yandex、MTS、俄气石油等工业巨头合作开发约50个应用解决方案。
预算有限条件下,俄政府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正是选择联合融资模式的原因:投入自有资金进行研发的公司,对研发成果的成功商业化感兴趣。经济发展部的一位代表说:“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科学服务经济,让研发成果进入推广阶段,而不是束之高阁。”2月26日,科研人员听到另一个重要信号:俄罗斯副总理格里戈连科在“数据经济”国家项目推介会上说,政府未来两年内不打算出台严格的AI监管法律。这意味着科学家将获得实验和创新空间,不必考虑多余的官僚负担。
不过,并非所有专家都乐观看待A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俄罗斯“高等经济学校”大学的分析表明,其影响可能比预期小得多。卡佩柳什尼科夫(Rostislav Kapelyushnikov)在其著作《人工智能与经济奇点问题》中指出,尽管AI具有巨大潜力,但发达国家GDP增长并未加速,反而放缓。经济学理论中有一种“鲍莫尔成本病”现象,即部分行业生产率出现爆炸式增长,另一些行业生产率却出现停滞,结果是对GDP的总体影响有限。此外,历史经验表明,从新石器革命到工业革命,即使最大的技术革命也没有带来经济增长率的瞬时跃升。尽管如此,俄罗斯人工智能产业前景光明。政府准备投入数十亿美元,企业积极参与研发,科学界继续取得可以彻底改变生活的成果。这将是怎样的变化,时间会告诉我们,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追逐技术领导地位的竞赛已开始,俄罗斯将参与其中。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 www.tsrus.cn/68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