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18大引发思考 专家认为变革为必由之路

2012年11月13日
【 字号:
在中共18大召开前,分析家们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如何进一步发展展开讨论。中国人对通货膨胀和不断加剧的社会两极分化感到忧虑。一些专家认为,现行的经济模式已经失去发展潜力。然而,新的模式又该如何构建呢?中国全国政协委员胡德平在“经济观察网”上发表的文章引发了观察家的关注。
中国领导人将希望寄托于拉动内需的想法也未能得以实现。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领导人将希望寄托于拉动内需的想法也未能得以实现。图片来源:新华社

扫一扫

胡德平认为,首先应该使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拥有平等权力。国企应在市场规则框架下进行运作,而不是凭借其行政资源。

此前曾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出口与外商投资如今已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中国领导人将希望寄托于拉动内需的想法也未能得以实现。究其原因,可靠的社会保障的缺失迫使民众不得不增加存款以备不时之需。与此同时,中国的私营企业因银行信贷重点倾向于国企而不得不依赖于外商投资。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求国有垄断企业遵守市场法则,而不是依靠行政指令经营。破除垄断的核心是破除国有企业的垄断。胡德平指出,下一步改革应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仅靠经济体制转变是不够的。胡德平表示,第一要务仍为下定决心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既包括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有意思的是,推行苏联1985年“改革”的意识形态家们也曾有过类似的观点。当时,加快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成为改革的基石,他们呼吁创建宪法管理体系,将苏共从国家机构中转化为现实的政党,也就是说,苏共不再承担管理功能。公开性、自由化和市场非垄断性是“苏联改革”的主要命题。

胡德平有关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想法在中国微博中也得到了响应。“@巴楚渔樵”写到:“有宪无法。宪政分离”,而“@利以义制2”则认为要“制约政府权力,保障个人自由”。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的青年人曾经这样唱到:“我们的心灵需要变革”。看来,这股要求“变革的风”已经吹向东方。很难预测中国将如何继续发展。然而经验表明,中国正在走一条自己的路。

本文经过编辑,首次发表于“俄罗斯之声”网站

《透视俄罗斯》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