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吉说,“我十岁的时候,有一天我的哥哥带回家一个袋子,里边装着一个活物。我以为是一只小狗,结果是一只鸽子”。那时他住在莫斯科市中心,距离“诺沃斯洛博德斯卡雅”地铁站不远。他和哥哥一起在庭院中为鸽群搭了一个小鸽舍。后来搬家时,他们把鸽子送到莫斯科州的一个熟人那儿临时寄养,那人也是个养鸽爱好者。
三年前,格奥尔吉一家在郊外买了一块地,紧接着的第一件事就是搭建了一个鸽舍。格奥尔吉介绍说,“我们把这些鸽子都接回来了,一共只有30只。但鸽子繁殖的很快,我们还买了一些新品种”。
二十世纪中期鸽子曾是莫斯科的标志之一。1957年世界青年大学生艺术节是促成此事的一个契机。苏联领导人希望莫斯科作为一座和平城而被外国人所牢记。为此通过了向天空放飞大量白鸽的决议。然而令组织者始料不及的是在莫斯科并没看出这种“大量”的效果,于是政府便下达了“发展养鸽事业”的任务。经过苏联领导人一年的努力,莫斯科的鸽子数量达到了3.5万只。随着时间的推移,莫斯科人对鸽子的激情慢慢消失了,但一部名为“爱情与鸽子”的电影把鸽子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了俄罗斯人的记忆之中。
格奥尔吉本人攻读建筑设计专业,并且从事建筑方面的生意。他的鸽舍位于卢布廖夫区高尔基-8别墅村里。在干净的带有横架的板棚里,大约住着800只各种各样的鸽子。据格奥尔吉介绍,如果较真的话,养鸽是一项很费钱的爱好。他的鸽子每周要吃掉四袋粮食。买药、维生素以及禽医的定期检查等等,都要花很多钱。格奥尔吉说,许多老鸽友将新生的鸽子卖钱用以养活剩下的鸽子:莫斯科良种鸽的价格每只一到三千卢布不等。格里戈良每周到别墅来好几次。他不在的时候邻居尼古拉(Nikolay)帮忙照料这些鸽子。格奥尔吉送给他100来只鸽子作为感谢。邻居们定期举办一些比赛,看谁的鸽子飞得更远。这些参赛的鸽子都有严格的饮食制度,不能把它们喂得太饱。格奥尔吉爱向别人显示他鸽子的本事。他爬上鸽舍,打开顶盖,鸽子便一窝蜂的飞出鸽舍。格奥尔吉吹响口哨,挥舞扫帚,鸽群便直飞冲天。格奥尔吉的鸽子几乎全是竞翔鸽,也称之为赛鸽。这就是那种可以在空中翻腾、旋转、翻筋斗的鸽子。
格奥尔吉称,家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鸽。例如,他的妈妈艾玛(Emma)就非常喜欢塔克拉白鸽,这种鸽子在鸽群的其他成员没回来之前是不会回窝的。格奥尔吉本人则更喜欢一种叫谢卡特的鸽子。这种鸽的身体是白色的,头是黑色的,爪子毛茸茸的。格里戈良说,“我喜欢它毛茸茸的,这种鸽子是我的最爱,同时它飞起来也很好看。而且它很幸运,曾多次在鹰的眼皮子底下溜走。我觉得我和他的性格很相像”。
他抱怨道,“莫斯科大部分鸽舍都很陈旧,都是铁制的,还都是苏联时期保留下来的”。而且,经常会以建设为由被拆掉,例如建停车场。格奥尔吉认为,在首都的公园和庭院中搭建鸽舍是个不错的主意,可以按照俄罗斯拜占庭风格来搭建,也可以使首都的鸽友们有机会关照他们所爱的鸽子。
来源:《莫斯科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