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的凝聚力:心有情结 重拍经典
长着圆圆大眼睛的大耳猴形象不仅为俄罗斯几代儿童所喜爱,在其他许多国家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日本。有这样一种现象:俄罗斯中小学生热衷于日本动漫,而日本人却时常回忆起苏联的动画片。2010年,日本导演中村诚(Makoto Nakamura)甚至拍摄了一部新的大耳猴影片。其中,第一季内容与原苏联动画片一脉相承,而在其余系列中大耳猴的生活故事已是全新和原创的,并以委婉和满怀热爱的方式继续着原苏联动画片杰作的传统。
大耳猴——深入人心的大耳朵卡通形象
“您知道,70年代东京一间小影院放映罗曼·卡恰诺夫(Roman Kachanov)导演的《大耳猴》后,这个形象一下子拥有了众多的日本影迷。例如,我总是很想看这个故事的续集”,中村诚来到莫斯科后如此表示。
很难说,这部苏联动画片为何会如此深深印入日本人的心里。在那些年里,动画恰好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而出现。迪斯尼的传统是这些动画流派的基础,这也正是日本人所理解的那样。手冢治虫借用迪斯尼的手法,将依靠主人公大眼睛表达感情的方法发展起来。因此,大耳猴可能完全变成了日本动漫的形象。
上世纪70年代以前,苏联动画片在很大程度上也在进行模仿——最初曾设想使“苏联动画片”成为苏联对迪斯尼的回应。苏联动画片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恰好是在70年代。大耳猴是团队创作的成果:画家列昂尼德·施瓦茨曼(Leonid Shvartsman)、作家爱德华·乌斯宾斯基(Eduard Uspensky)和导演罗曼·卡恰诺夫等。因此大耳猴成为第一个非迪斯尼类型的电视角色。
列昂尼德·施瓦茨曼对这一形象已构思良久。毕竟,任何一本书中都没有描述过这只神秘的小动物。从绘于1968年的第一张草图可以看出,这一今天看起来那样天性使然的形象是如何艰难地诞生:腿被缩短,尾巴被变断,而耳朵却越来越大。此外,眼睛也越来越感人,使大耳猴看上去更像是无助的孩子。“一个谁都想将之抱在怀中的动作迟缓的孩子”——这就是画家赋予这一角色的外在形象希望获得的效果。
40年后,完全是另一代并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日本人也能够感受到大耳猴的本性。然而,这一新的日本动画形象——也是许多有才能人的共同劳动果实。
从卓别林获得灵感的新大耳猴
计划拍摄《大耳猴》续集后,中村诚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位于莫斯科的尤里·诺尔斯金(Yury Norshteyn)的工作室。
他说:“当时还没有任何剧本。在尤里·鲍里索维奇工作室的墙上我看到了查理·卓别林的照片。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大耳猴——要知道它就是一个像卓别林一样的形象:无助和感人。就连根纳也是,尽管他是如此绅士,但有时也会处于荒唐的境地,也会开始像卓别林那样表现自己。然而,我想起了卓别林的电影《马戏团》。当然,这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但主要是关于善良、友谊和提供帮助的故事。”
俄罗斯导演罗曼·卡恰诺夫所执导《大耳猴》影片片段
于是,就有了创作《马戏团》短篇故事的想法,这里还出现了一个新角色——小女孩玛莎。日本人将她塑造得像《连指手套》中已经长大的女孩子的形象。中村诚表示:“影片《连指手套》中的小女孩——通常是我喜欢的主人公。我希望我的女儿也是这样的。”他见到了创作《大耳猴》和《连指手套》的列昂尼德·施瓦茨曼,并就人物问题向画家征求了意见。
日本导演中村诚《大耳猴》影片片段
他以完全日本式的方式对待这件事。首先,他前往《大耳猴》导演罗曼·卡恰诺夫的墓地。他说:“我向他请求,希望人们能像观看旧剧集一样观看我们的新剧集。我工作时总是在想,如果卡恰诺夫拥有现代技术,那么他会如何拍摄。我是他的影子。”这部电影的摄制组全体成员都有一件写着“罗曼·卡恰诺夫的灵魂与我们同在”的T恤。
“某个地方一定有一整村的大耳猴”
为了营造气氛以及了解卡恰诺夫的风格,中村诚首先翻拍了老电影的第一个系列。事实证明,将某些场景转换到更宽的现代银幕上非常困难。
顺便说一句,新的大耳猴比原版大耳猴大一些,因为卡恰诺夫时期电影是每秒12帧,而中村诚所拍的是每秒24帧影片。“我希望能够多一些动感,我不能接受大耳猴像个布娃娃一样,对我来说它是鲜活的形象。我敢肯定,在某个地方有一整村的大耳猴。” | www.tsrus.cn/29767 |
您最喜欢什么样的大耳猴?俄罗斯式还是日本式?
请与我们分享您的观点。
需浏览俄文原文稿件,请登陆《俄新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