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也就是1988年11月15日,苏联第一艘可重复使用的飞船“布兰”号首次亮相。它由“能源”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绕地运行两圈后,在发射场跑道完成精确降落。
此次飞行是在全自动模式下进行,未搭载宇航员,这是轨道航天器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行。
尽管取得了成功,但这是“布兰”号的首次飞行,也是最后一次飞行。这艘前途无量的“苏联航天飞机”,也是苏联最后一个宏伟项目,最终被放弃了。
1988年,暴风雪号轨道航天器降落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 Alexander Mokletsov/俄新社
20世纪70年代,美国航天工程师认为,一次性航天飞行的时代已经结束,设计新型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时代已经到来。这种航天器不仅能进入太空,还能成功返回,美国航天飞机计划由此诞生了。
美国人相信,有了可重复使用的飞船,就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频繁地进行太空飞行。历史证明,他们完全错了。航天飞机每次飞行的成本高达15亿美元,这最终导致该项目于2011年失败。
然而,在20世纪70-80年代,航天飞机被视为太空探索的新突破。起初,苏联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很快也开始设计自己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布兰”号。
苏联领导人把“制造美国式飞船”的任务交给了苏联工程师,因为后者已经经历了多次试验和错误。
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升空。7年后,苏联的“布兰”号也完成了自己的首次传奇飞行。
“布兰”号看起来与美国的航天飞机很像,但这是它们之间唯一的共同点。苏联的“布兰”号航天器的设计比美国的同类产品晚几年时间,并吸取了后者的经验教训,实际上更加先进。
“布兰”号在轨时间是美国航天飞机的两倍,达到30天,而非15-17天。它可以运载30吨货物,而美国航天器只能运载24吨。
此外,搭载人员数量也不同。“布兰”号上可以容纳10名苏联宇航员,而美国航天飞机上只有7名美国宇航员。
然而,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与美国航天飞机不同,苏联“布兰”号能够以自动模式飞行和着陆,这在其单次飞行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1989 年,一架有翼串联飞机 — 一架 AN 225 Mriya 货机与 Buran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 — 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飞往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后,他们还得去法国勒布尔热参加航空航天展。 / Igor Kostin/俄新社
虽然“布兰”号实现了真正的技术突破,但对于十多年来一直在这一领域投入巨大的苏联政府而言,其成本过高。
“能源-布兰”项目共耗资160多亿卢布。这笔钱本可以用来从头开始建造一座巨大的城市。
最终,“布兰”号飞船的单次飞行成本太高,而使用一次性“质子”号和“联盟”号运载火箭的成本则要低得多。
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紧张的苏美关系有所缓和,将“布兰”号改为太空轰炸机的想法也被放弃了。
该项目参与者斯坦尼斯拉夫·阿克肖诺夫(Stanislav Aksyonov)回忆说:“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结果并不是那么能够被重复使用。飞行后,船体遍布裂缝,发动机也需要大修。”
就这样,这一苏联最后一个大型项目于1990年冻结,并于1993年在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正式结束。当时共制造了5架“布兰”号航天飞行,只有2架被保留下来,如今分别保存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
至于进入太空的那一架,其结果也令人啼笑皆非。它在太空飞行中幸存了下来,却“死”在了地球上。2002年5月12日,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一座机库屋顶塌落,航天飞机“葬身”在废墟之下。
本文由《Russia Beyond》编辑部即TV-Novosti自治非营利机构项目准备
|www.tsrus.cn/68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