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在Telegram频道宣布,全市无轨电车网络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持续推进,目前已在克拉斯诺普列斯涅斯基无轨电车网络的30、27、23、15、31号线上启动新一轮测试。现阶段投入运行的2辆自动驾驶无轨电车仍配备驾驶员负责操控监督。
此次测试延续了莫斯科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模式——首都当局曾以同样严格的测试流程,于今年9月启动了俄罗斯首条全自动驾驶无轨电车10号线的载客运营。该线路迄今已安全行驶超4500公里,保持零违规记录,累计运送乘客逾2.1万人次。
新增测试线路中包含一条较长路线——30号线,该线路从莫斯科西南部斯特罗吉诺的库拉科夫大街出发,终至北部科普捷沃区的米哈尔科沃。
测试过程中,搭载传感设备的无轨电车实验室持续采集数据,以绘制高精度地图。该地图能精确记录无轨电车在特定线路上行驶的全部细节,是自动驾驶技术测试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实验车辆配备的传感系统包括:
- 360度全景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达200米,定位精度至2厘米
- 多普勒雷达:保障恶劣天气下的导航能力,可实时评估其他交通参与者速度
- 智能摄像头:精准识别前方物体属性(行人/车辆/动物/交通信号灯)
高精度地图由两部分构成: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用于确定车辆空间位置,矢量地图则包含线路核心信息——限速标准、停靠站点、信号灯位置及道岔分布等。
索比亚宁市长强调:“根据莫斯科交通发展战略规划,至2030年全市约三分之二的无轨电车将配备自动驾驶技术。”
来源: 《俄罗斯报》
| www.tsrus.cn/68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