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普京与习近平会谈的关键成果之一,是签署建设两条天然气管道的备忘录,即“西伯利亚力量-2”和“联盟-东方”管道。第二条是经蒙古国的过境线路,该国也签署了备忘录。通过这两条新管道,俄罗斯每年可对中国出口500亿立方米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经理米勒说,该备忘录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关键参数尚未确定,即建设主体和对中国供气的价格。他说:“目前会谈将聚焦管道建设融资和天然气供应的商业条件。”普京随后表示,该协议双方互利。他说:“这里没有任何一方在做慈善。”普京说,对中国出口天然气价格将基于市场原则确定。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俄中就“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达成交易,是全球天然气市场的重要事件。该管道将为中国提供美国、卡塔尔和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的替代选择,并成为全球天然气行业最大项目。俄中元首会谈的另一项成果,是增加通过现有的“西伯利亚力量-1”和远东路线供气量,年供应量将增加80亿立方米。未来,俄罗斯每年对华供气总量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到2030年,俄罗斯天然气有望占中国天然气需求的40%,与2022年前占欧盟需求的比例相当。
此次访问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中国对俄罗斯公民实施免签政策,俄罗斯公民可在华免签停留30天。该政策自9月15日起生效,但目前为临时安排,免签政策仅为期一年。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宣布,俄方也将取消对中国公民的签证要求,双方已在研究互免签证事宜。
除习近平外,普京还与赴华参加上合峰会并出席胜利阅兵式的其他国家领导人举行了会谈,其中包括: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印度总理莫迪、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此外,出席上合组织峰会期间,普京还与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举行了会晤;阅兵式当天,普京面带微笑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握手。普京分别与莫迪和金正恩两位领导人乘坐同一辆轿车。媒体称之为普京的“豪华轿车外交”。
上合组织峰会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与印度领导人的双边会晤。这是莫迪七年来首次访华。有观点认为,两国关系拉近与特朗普政府的压力有关。英国《金融时报》说,习近平呼吁上合组织成员国和伙伴国向西方发起挑战。习近平说:“我们应当扩大合作规模,充分发挥各国的独特优势,共同承担起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责任。”另一个重要事件是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出席阅兵式。法国《费加罗报》指出,这是66年来朝鲜领导人首次出席中国胜利阅兵式。金正恩站在习近平身旁,被媒体称为朝鲜摆脱国际孤立,巩固莫斯科-北京-平壤三方关系的一步。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校”大学欧洲与国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卡申(Vasily Kashin)认为,签署天然气领域协议是此次访问的关键成果。但他同时指出,“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备忘录还不是供气合同。备忘录虽不是合同,但可以推测,其中包含双方在具体参数和期限框架内签订合同的义务。卡申认为,该项目实现的可能性很高。这将是俄罗斯能源出口转向东方的重要一步,并为俄罗斯多个地区提供天然气。此外,上合组织《天津宣言》及普京、习近平和金正恩同时出现在北京具有政治意义。卡申认为,这表明中朝分歧已化解。普京和金正恩出席庆祝活动,这让人有理由推测,三国将在东北亚安全问题上积极合作,中朝关系低谷期已经过去。
需浏览俄文原文稿件,请登陆《lenta.ru》网站
| www.tsrus.cn/678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