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军事词典的解释,“气候武器”是指通过人工影响天气和气候来给敌人造成伤害的气象武器。这种武器的“设计制造”可能是基于对悬浮在大气中的、构成云的微粒的不稳定因素的利用。
美国科学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了人工影响自然力量的实践。他们于1962年启动了“暴风”计划,首次使用了通过扩散云中的碘化银以将飓风风力降到最小的技术。该计划一直持续到1983年才被叫停。虽然最大限度的完全控制自然现象的计划最终未获成功,但科学家们却获得了意外的收获,掌握了人工降雨的技术。并且这一点未能逃过五角大楼的“敏锐目光”。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飞行员曾通过催化雨云中的碘化银来实现人工降雨以形成热带暴雨。尽管美国人借此部分瘫痪了越南游击队的供给,但却承受了巨大的物质付出,而且所产生的效果也是极为短暂的。
此次战争之后,1977年联合国签署了“禁止为军事或任何其他敌对目的使用改变环境的技术”的公约,将使用环境作为战争手段视为违法。
苏联也曾进行过掌控气候的尝试。热过程科学研究所(现凯尔迪什研究中心(M. V. Keldysh Research Centre)曾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尝试通过磁场对地球环境施加影响。
当时,苏联还曾从位于北极圈的核潜艇发射1.5兆瓦等离子体火箭。作为生态攻击手段,科学家和军方感兴趣的是目标的无线电隐蔽性及磁暴发生的情况。海军第四十研究所也曾在位于苏联西部维堡郊外的特殊发射场通过模拟电磁脉冲对气候条件进行影响的办法做过类似的尝试。目前该发射场已被废弃。
苏联也曾尝试控制飓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作为地球物理研究项目,在下诺夫哥罗德州瓦西里苏尔斯克市附件建成了“苏拉”多功能无线电系统。该系统用于研究电离层,由下诺夫哥罗德无线电物理科学研究所管理。
“苏拉”系统至今仍在运行,但已很少使用,每年大概仅使用约100个小时,原因是研究所无力支付用于实验的电费。试验台满负荷工作一天就要花掉发射场整整一个月的预算。
{***}
要想弄清“苏拉”系统是不是一种武器,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这些高频发射体如此低的能量是否能引发大自然的大规模破坏性剧变?
使用波多黎各天文台阿雷西博电离层加热器以及在其它条件下进行的大量国际试验证明,电离层的长时间改变是不可能实现的,所有的人工影响会在几秒钟或几分钟之内消失。
俄罗斯科学院普什科夫地球磁性、电离层、无线电波扩散研究所所长、物理数学博士、国际宇航科学院成员弗拉基米尔·库兹涅佐夫(Vladimir Kuznetsov)在接受独家专访时介绍说,气候武器目前尚不存在,科学家们只是在讨论这一问题,并作出一些研制这种武器的尝试。
弗拉基米尔·库兹涅佐夫还对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HAARP)能导致现代自然灾害的传闻予以驳斥。他指出,这一装置的目的是研究无线电波与电离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他认为,美国通过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仅仅能够扩散GPS和手机的信号。然而,一旦该装置停止运行,其作用也就随之消失。
弗拉基米尔·库兹涅佐夫介绍说,气候武器只有在了解大气环境中的自然过程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然而目前这一过程中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因此谈论气候武器的具体研制还为时尚早。
这位俄罗斯科学家强调:“目前正在进行以研究近地空间大自然的主要结构为目的的试验,通过这些试验即便可以实现地球物理环境的控制,其规模也仅限于行星范围之内”。
看来,与其寻找这种不切实际的气候武器,各国政府还不如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对作为茫茫宇宙空间开放系统的地球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