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展开能源多元化合作 核能成为新突破口

2012年6月18日
【 字号:
普京总统6月初访华成果丰富,两国再次拓宽能源合作领域。根据两国达成的协议,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将协助中方建设别洛亚尔斯克式核电站,该型核电站目前是全世界唯一的现役快中子反应堆核电站。
田湾核电站,江苏省。摄影:AFP
田湾核电站,江苏省。摄影:AFP

扫一扫

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世界核能发展放缓并逐渐回归到有序发展的轨道中。于6月4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吸引世界53个发展核能国家代表参加的2012原子能展(AtomExpo2012)国际论坛达成的丰硕成果,以及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与中方签署有关核能领域长期合作协议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据两国官员介绍,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田湾核电站位于黄海沿岸江苏省境内,俄方将继续参与扩建工程。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总裁谢尔盖·基里延科(Sergey Kirienko)表示,夏季到来之前,双方将就启动工业快中子反应堆项目,这一俄罗斯核工业优异创新产品而举行实质性磋商。

特别说明

在位于乌拉尔地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别洛亚尔斯克核电站中使用的BN-600型快中子反应堆不仅是全世界唯一一座现役快中子反应堆,也是全球功率最大的钠冷却快中子反应堆。俄罗斯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快中子反应堆使用年限最长的记录保持者,别洛亚尔斯克核电站自1980年投产,使用至今已经超过30年。该反应堆与目前正在核电站中建造的BN-800型反应堆均由阿夫里坎托夫试验机械制造设计局制造(位于下诺夫哥罗德Nizhniy Novgorod),而后者功率更大,性能更完善。阿夫里坎托夫试验机械制造设计局科学顾问、科学院院士费奥多尔·米坚科夫(Fedor Mitenkov)因在研究反应堆物理技术基础和建设快中子反应堆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而获得2004年度国际“全球能源奖”。

制造设计局高层郑重宣布,在BN-800型项目中实现了加强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的重大创新。与其他类型工业反应堆相比,BN型反应堆在其物理技术性能方面具有更大的内部固有安全潜力。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总裁谢尔盖·基里延科表示:“快中子反应堆是我们的竞争力基础。它既是别洛亚尔斯克核电站中使用的钠冷却快中子反应堆,也是铅铋、铅,以及各种液态金属冷却快中子反应堆。它可以循环使用铀238同位素做燃料,铀238同位素在自然界中有无限的蕴藏量,却不能正常使用。”

目前在中国,该类型核电站发展尚属空白,但俄罗斯原子能专家已经在位于北京郊外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安装并运行实验性(某种意义上可称其示范型)反应堆“中国试验快堆”(CEFR)。2000年7月,时任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建造“中国实验快堆”协议的签字仪式。中国核能战略将按照早前曾经公布过的“热核反应堆-快中子反应堆-核聚变反应堆”分阶段逐步推进。

谢尔盖·基里延科表示,此次访华期间,俄罗斯代表团“讨论了建造非研究性快中子反应堆的可行性”。目前,在俄罗斯只有别洛亚尔斯克核电站的BN-600型反应堆属于该类型反应堆,而BN-800型反应堆正在建设中。谢尔盖·基里延科未透露中国境内建造快堆的地址,但他指出:“相关部门有望于今年夏天签署初期研究议定书。”

传统反应堆是通过所谓的热中子(慢)撞击铀235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而产生能量,中国在该领域的进展早已从纯科学研究转到商业应用。俄罗斯很清楚,按照法国、加拿大、俄罗斯设计建造的第一批核电站的“学徒时代”在中国即将一去不复返。

被称作“俄中合作示范工程”的田湾核电站于2009年正式启动,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还将部分参与3号和4号核电机组的建设。如果不考虑建造安装工作,与一期项目不同,目前很大一部分核电站设备均由中国企业自行生产,而被称作“核岛”(包括控制系和安全系统在内的核反应堆装置)的核电站“心脏”仍由俄罗斯承建商负责。

谢尔盖·基里延科接受采访时表示,田湾核电站可建设8座核电机组。两国企业在北京签署的政府间合作协议补充议定书中规定,用于前两期机组的协议和规则对3号和4号机组同样适用。基里延科指出,这包括从俄罗斯进口设备时享受一定优惠,以及可获得俄方提供的优惠贷款等,虽然中方完全可能不需要俄方的贷款用于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他说:“中方合作伙伴越来越少的使用到国家优惠贷款,他们有自己的办法。”

俄中两国原子能机构签署《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与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领域合作路线图》被视为北京会晤的另一项重要成果。除建设核电站以外,该《路线图》中还汇集了燃料加工、废料处理、太空核计划等多个双边项目。双方一致认为“这些计划并非一至两年的短期计划,而是相当长期的远景规划。”

世界核电发展史中的快中子反应堆


快中子反应堆也称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具有使核燃料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利奥·西拉德(Leo Szilard)于1943年1月在美国首次提出这一想法,后被苏联方面采用。1949年,在亚历山大·列依彭斯基(Alexandr Leypunskiy)院士的领导下,苏联有关机构开始进行建造快中子反应堆的多学科研究工作。然而,世界上第一个产生0.2兆瓦热能的实验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于1951年12月20日在美国爱达荷州核中心启动,而四年后同类项目才在苏联莫斯科郊外的奥布宁斯克投入运行。


美国


1956年,由美国多家公司组成的财团出资建造了功率达到65兆瓦的“费米-1”示范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十年后,由于发生了核泄漏事故,这座造价极高的反应堆被拆除。此后,美国工业界对建造核反应堆失去了兴趣。


德国


1974年,德国启动了实验快中子反应堆,该反应堆一直工作到1994年,而在上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期间建成的更大功率的反应堆项目至今未投入运行。


法国

法国于1968年开始设计并制造快中子反应堆“超凤凰”(Superphenix),共耗资50亿美元。目前,该核电站已停止运转。


日本

1977年,日本“城陽”实验增值反应堆竣工,然而至今未获得使用许可,而1994年投入使用的“文殊”示范型快中子反应堆在一年之后也因钠泄漏引发火灾而被关闭。


苏联

苏联第一座BN-350型工业反应堆在里海沿岸的舍甫琴科市(Shevchenko-今哈萨克斯坦阿克套市(Aktau))建成,2000年前一直与一座海水淡化装置相联,因此,BN-350还可用于淡水生产。该反应堆现已关闭,正在讨论是否停止使用的问题。

作者:亚历山大•叶梅利亚年科夫(Alexandr Emelyanenkov), 《俄罗斯报》评论员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